“不要拿那個。”唐潮從後面推出來一個購物車,“拿這個。”
“我買的東西不多。”亦舒面露難色,“用不著那麼大的購物車。況且,推著它也不好走路。”
“我來推,你就只管買。”唐潮趴在扶手上。
要購買的幾樣物件,在來時的車上,亦舒就已想好。因此,整個購物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可能對於女人來說,打折和促銷,永遠是致命的誘惑。亦舒自然也不例外。她像是有著獵狗般靈敏的嗅覺,進入超市,就受到了某種感召和指引,直接奔向促銷專區。
雙十一的熱潮還在持續著,部分滯銷的商品頑強地佔據在貨架顯眼的位置。
亦舒拿起架子上的一袋細鹽,原價是一塊八,現價是一塊五。
“選這種。”唐潮拿起另外一個牌子的細鹽,說:“這個好。”
亦舒看了看標價,相同淨含量的鹽,居然要貴上一塊錢。“這個哪裡好了?”
“這個貴呀。”唐潮理所當然地說:“肯定是貴的東西好,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難道不懂。”
“我當然知道。”她莞爾一笑,“只不過,這個鹽,只是用來調味的而已,一塊五和兩塊五,根本吃不出區別,那我又何必浪費錢。”
亦舒類似的理論還有很多,比如買礦泉水,只買一塊錢一瓶的冰露,不會拿兩塊錢一瓶的農夫山泉。因為她覺得,都是白水,都有解渴的功效,花兩倍的錢,實在冤枉。
兩個人在購物上的分歧隨著物品的增加而劇增。
“買這個舒適達的牙膏好。”
“三塊八的佳潔士一樣可以清潔牙齒。”
“紙巾當然要選清風的,再不濟,也該選潔柔和維達的。”
“這個紙音的九塊九一袋,裡面有六包,每包四百張,我為什麼放著便宜的不選,非要選貴的?”
……
“你為什麼要把它們一包包地拿出來,選最裡面的那包?”唐潮不解地問。
“因為外面的都是臨近保質期的了,放在裡面的比較新鮮。”亦舒頗有心得。
……
“我說你們女人買東西就是麻煩,隨便拿一包付錢走人就好了,非得挑三揀四。”
“所以女人會持家,男人只會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