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灣火車站,火車鳴著汽笛駛進了車站,從市裡趕過來的梅毓秀和董青鯤也走了進來。
“師兄,這是一點土特產,”秦東還貼心地給教授們準備了秦灣產的高粱飴,“拿著,帶給小侄女,你別跟我生分,我們是師兄弟嘛。”
董青鯤笑著拍拍秦東的手,沒有言語。
“老師,我還有一個請求。”秦東面向梅毓秀,笑著說道。
“你說。”梅毓秀看著學院的老師們喜氣洋洋,聽著他們對生活的憧憬,自然也知道了補貼秦東已經如實兌現。
“啤酒工業指南,是您一生的心血,我和二師兄都是您的弟子,二師兄理論豐富,眼界開闊,我想這本書我們一起參與學習,我也不在沈南,二師兄是常在您身邊的,也能隨時幫您做些工作,您看這樣可以嗎?”
一起參與學習,潛臺詞就是一起參與寫作。
這正是梅毓秀想提不好提的問題,他那天可是說過誰贏了誰就來共同書寫這部啤酒的集大成之作,今天秦東主動提出來了,他就笑著看向董青鯤,“青鯤,小秦這麼講了,你的意見?”
董青鯤很是意外,這可以說是一個在啤酒工業史上留名填姓的機會,對將來的發展助力莫大,可是秦東竟分了一半蛋糕給他。
“小師弟……”董青鯤再一次握住了秦東的手,第一次喊出了小師弟這三個字。
梅毓秀很是欣慰,顧大體、識大局、懂進退,這是他對秦東新的評價,“我聽說你請假了,那一個月後到沈南,到家裡來,我把前半部的書稿交給你們。”
……
老師們紛紛走上火車,秦東親熱地與董青鯤拉扯著,“二師兄,我聽說三師兄在部裡工作?”
“對,蔣遠平……有機會可以到北京,直接找他。”董青鯤熱情地介紹著,“他人很不錯,再說,我們都是老師的學生嘛。”
“那大師兄,我怎麼一直沒有聽老師提過?”
董青鯤的臉色馬上不好看了,他看看梅毓秀,輕聲道,“不要在老師跟前提他,……”他的聲音越發輕了,“嗯,老師是希望他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可是他留在了國外……”
哦……
秦東明白了。
“小秦,秦東,老師喊你。”坐進火車,董青鯤突然又從火車上探出頭來。
“老師……”秦東趕緊靠近窗戶。
“你的啤酒,很好,氣味和口味都好……下一步,你有什麼打算?”梅毓秀眼神炯炯,親切地問道。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