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國內市場上賣得最好的啤酒是醇厚型啤酒,但是在全球市場上已經有了一種趨勢,就是清淡爽口型啤酒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
“我們不釀苦味值太高的啤酒,而是要適應老百姓的口味,我們釀酒是給老百姓喝的,老百姓喝什麼樣的酒我們就釀什麼樣的酒……”
一席話說得郭市長、齊澄、梁永生等人暗暗點頭。
梅老也很是欣慰,蘇玉波的眼睛亮亮的,一眼不眨地盯著秦東。
梅毓秀曾經說秦東是百年不遇的釀酒才,董青鯤還不以為然,今天來看,不說不知道,看來這個老師的關門弟子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他以前不是一個刷瓶工嗎?他對秦東這個人就更好奇了。
“好,”郭鵬發話了,“現場有你這麼多你的老師,你自己也懂啤酒,但願你早日研製出新型啤酒,怎麼樣,年底梅老和我能不能喝上你的新型啤酒?”
“能。”秦東高聲答道。
……
簡單熱烈的歡迎會之後,梁永生代表區裡給山海省學院的老師們發了聘書,“走,到你的廠裡看看。”鄭重地拉過聘書,梅毓秀只說了一句話。
嶸啤二分廠,廠裡裝置的安裝除錯工作已近尾聲,走在清潔整齊的廠區裡,看到忙碌的工人,聽到轟鳴的機器聲,梅毓秀就更加欣慰,他不顧年齡,堅持要在廠裡走一走。
“怎麼樣,你有沒有意向,幫一把小秦?”梅毓秀忽然停下了腳步。
“可以試試。”董青鯤很是自負。
“好,”梅毓秀看看不遠處的糖化樓,“你們倆,都說說,啤酒廠的命脈是什麼?”
“酵母。”
“當然是酵母。”
秦東與董青鯤異口同聲道。
“好,啤酒生產本身就是利用酵母發酵的過程,”梅毓秀點點頭,他也看看這些學院的老師,“剛才秦東沒有提酵母的事,只有採用高品質的酵母菌種,在進行優選之後得到高發酵度菌株,才能生產出清淡爽口型啤酒。”
“好吧,我今天把話擱在這裡,你們兩人,一個是副教授,一個是廠長,如果誰能率先研製出新型啤酒來……”
眾人都看向梅毓秀,董青鯤臉上的笑容也收斂起來,他知道梅毓秀有話要說。
“你們二人同時進行,誰解決得了,誰來幫我寫作《啤酒工業指南》。”
哦,在場的學院的老師們臉上馬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作為學界泰斗,這肯定是梅毓秀啤酒工業集大成之作,如果誰來共同寫作,一是得到了名利,二是也得到了他的全部知識與經驗,言傳身教中書上體現不出來的啤酒生產技術與經驗。
董青鯤與秦東都目視對方,秦東慢慢伸出手來,董青鯤也伸出手來,兩隻手重重地又一次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