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鍋的結構很簡單,大體由鍋身、鍋底和頂蓋組成,上有投料管從二樓把麥芽和大米投進鍋中,鍋內有攪拌器進行攪拌……
上一世,秦東在德國杜門斯啤酒學院學習時,德國的老師對糖化鍋講得很風趣。
古代原始糖化裝置是原來和麵的陶盆,後來用鐵鍋、橡木桶、金屬鍋加木桶,蒸汽機發明後有了齒輪傳動的上部攪拌裝置,後來金屬糖化鍋演變為紫銅糖化鍋,再到後來的不鏽鋼糖化裝置大量採用……
現在的糖化鍋每次生產麥汁10噸,而後世的糖化裝置每次生產達到了100噸,這都讓秦東還不滿意……
看著糖化鍋投料管上的坑坑窪窪,秦東很是感慨,這是樓下工人方便通知樓上工人投放原料,使用鐵棒敲打投料管,聽到訊號,樓上工人開始投料,投料夠了,樓下工人再敲……
“你……”陳世法看看魯旭光腳上的水靴,“你是洗瓶車間的?”在家的廠領導幾乎都趕到了糖化車間,大家也不嫌熱,都看著眼前這個五大三粗的小夥子。
“又是洗瓶車間的人,老熊最近能耐見長啊。”工會主席笑道。
陳世法卻沒有笑,他乾瘦的臉上卻顯得很和藹,“魯旭光,你懂得糖化裝置?”糖化裝置是廠裡的門面,上級領導來視察嶸崖啤酒廠,通常都會到糖化車間來。
“嗯。”魯旭光明顯感覺到了壓力,說話底氣明顯不足。
“別緊張,說錯了也不要緊,”武庚笑著鼓勵道,“小年輕可以犯錯誤,犯了再改,改了再犯……”
“這是什麼話?”從外面匆匆而回的周鳳和瞪他一眼,武庚馬上又笑道,“犯了還可以再改嘛。”
一句玩笑話,立馬讓現場的氣氛稍微放鬆下來。
這是這次生產節約運動的第一項成果,廠領導都很重視,糖化裝置的侷限也確實限制了廠裡啤酒的產量,所以一聽說有人要改造糖化鍋,領導們都來“捧場”了。
“別弄壞了就行,弄壞了裝置,我們糖化車間不負責任。”焦正紅道,當著廠領導的面兒,他說的話含蓄了許多,可是那股不信任的勁溢於言表。
“嗯,魯旭光,你說說吧。”周鳳和道。
看著糖化鍋裡麥芽汁吐著白沫沸騰翻滾,魯旭光清清嗓子,“周書記,糖化鍋就好比人的嗓子眼,吃多吃少決定著我們廠啤酒的產量。”
嗓子眼,這個比喻太形象了,武庚笑了,這次連周鳳和也笑了。
“我想,我們可以這樣,”魯旭光看看遠處的秦東,秦東不為人察覺地比劃了一個手勢,魯旭光馬上圍著糖化鍋走開了,“在原來的鍋邊上焊接一圈鋼板,這樣,糖化鍋……”他一時想不起秦東教他的說辭了,“嗯,這樣可以從10噸增加到13噸左右……”
“你是說糖化鍋的容積增加?”周鳳和的業務能力不差,他看看焦正紅,等待著這個車間主任的解答。
焦正紅不屑地笑了,“我以為你有什麼好點子?大光,這不是炒菜的鍋,你知道里面有攪拌器嗎?”糖化鍋具有加熱和攪拌功能,攪拌器尺寸必須與鍋體直徑相適應。
“知道。”魯旭光看看遠處的秦東伸出兩根手指頭,馬上道,“我們可以採用二葉……漿……”
“二葉旋漿式攪拌器?”焦正紅馬上替他答道,臉上的輕視神色不由大為減少。
“對,對,對,”魯旭光的牙馬上吡了出來,他又看看遠處的秦東,秦東伸出四根手指頭,接著又伸出六根手指頭。
“那個旋轉角度可以是四十五度、六十度,這樣不影響……”說著說著,魯旭光一下卡殼了,媽了個巴子的,這術語太多,他腦袋雖大,可是真記不住。
周鳳和順著他的目光往遠處看了看,秦東早已混進人堆裡,“這樣不影響什麼?你說清楚。”他沒有放過魯旭光。
“不影響……”魯旭光裝模作樣地緊皺雙眉,可是想破腦袋也記不起那個詞了,他不由暗罵自已,早知道寫到小本子上背下來就好了。
“老焦?”陳世法輕咳一聲。
焦正紅正用手摩挲著下巴,顯然在思考,聽到陳世法叫他,馬上道,“選用這樣的角度,可以產生軸向推力,促進醪液迴圈和混合,原理上這樣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