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道與碳基猴子飼養守則> 244 天魔暗引道巫亂(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4 天魔暗引道巫亂(上) (2 / 2)

至於山居者,因匿穴隱之地,中有靈慧鍾秀之輩,日夜觀思,洞窺陰陽,而得山靈地氣之助,開悟神通,遂離同類,以山中客稱。時人弗解其能而心畏,未敢輕號,乃以“仙”代之。

是時天地未定,陰陽躁變,仙者眾多,然各擅其能,互難克之。唯一人天生異數,上識星衍運化,下達九幽極窮,跳脫凡類,不限死生,眾仙皆服其能,尊為師首,是號“乾元”,後封“太始至清玄真仙尊”。其下收親傳弟子百人,又有昊陽、赫月二童子隨侍,皆是道術精奇,妙法玄深,是謂:

鎮山一氣乾元始,號出日月連聲來。

灑下智珠靈妙種,百朵金蓮同枝開。

卻說乾元祖師傳授眾仙,待至諸子道行精深,頒令各自出山,開闢野中,滌盪獸禍。又囑日月二童子,使昊陽行西北,誅燭陰、巨鰲;赫月行東南,剿金烏、修蛇。如是百年,眾仙皆功成而返,唯赫月童子與金烏相鬥,使一盞離火靈燈,正合金烏天火,竟不得焚,便以海中陰陽玉為材、赤泉水為淬,製得兩柄刀劍神兵,剝了金烏精血魂魄,引進靈臺紫府,煉作一道靈紋。雖得真火威力,卻損本來道基,乾元乃令其自閉洞中,修潛千歲,以避禍患。餘仙各領法諭,自出闢府,廣傳道術真統。

獸禍既除,諸民四遷,據得豐沃肥饒之地,始得興旺之機。而後百族並立,興師相伐,或邀山中人相助,皆無音訊。待至先民喪逝,後人竟不知仙。

其時乾元合道,遺授法旨,著令昊陽真人掌教繼統,坐鎮玉畿山中,如是又三百年,昊陽返虛化境,天人交感,洞知黎山王氣已顯,聖主將出,即令座下十二真仙離山助之。大業既成,乃受天子敕封,尊為“太上至聖道德仙尊”,又建請仙台,以得青山都之命,制文字、定法闢、廢極刑、重仁德,天下大治。

如是八百年,天數變更,黎朝氣運將盡。黎抗王著令在位國師黃藤真人,使獻長生之法。黃藤觀其無道,自閉觀中,拒而不見。黎抗王遂求方士,輾轉覓於儺巫。

是時巫族隱於南荒,潛居避世。忽得天子使來,巫王聞而不顧,視若未睹。座下有巫竊知此事,以為可圖,便自海淵掘出一水玉古棺,中含女屍,獻與黎王曰:“此為不死國之人,啖肉可得長生。”

女屍千年未朽,氣貌美絕,栩然如生。黎王見之失語,連日撫棺而視,不見后妃。如此接連一月,女屍竟活,起棺與黎王抱,自言感其心誠,竊從陰泉返世,需得補人活氣方可離棺。

黎王喜極,即令徵嬰兒五百人,剝掏心肝,又選宗室女童百人,盡瀝其血,混以嬰心鼎煮十日,盡數哺與女屍。女屍果活,與黎王連榻數日,形影不離,又曰:“妾乃不死國人士,名作太虛散人,可制長生之藥,需得如此這般。”黎抗王信之不疑,乃命建一百尺高臺,又徵民女千人。

朝中有賢聞而駭之,進上急諫曰:“此豈為人主事!必有邪,請碾之。”黎王大怒,令人捉之,斫其手足而投鼎火。餘臣寒噤不敢言,暗遞書信與國師黃藤。

其時黃藤自閉觀中,默誦經文,指點童僕,未問朝政。忽聞此等大事,既驚且疑,便匿身形入宮視之,果如密信所言,再探獻屍者形貌,知乃巫族中人。即出宮城,欲往青都玉畿山蒼莨宮行,報與其師昊陽真人。

孰知女屍善聽鳥語,即知黃藤行蹤,說與黎抗王,泣曰:“國師此去,必非王於無道,罪妾於妖邪。恐引天怒,自請碾之。”黎王不應。又曰:“妾亦識方外,可請助之。”黎王即允。

女屍即召巫人,曰:“今黃藤知爾等來歷,必告昊陽。爾等未得巫王之允,私與天子相授,何可免罪?當今之計,唯截其途殺之。”

三巫駭然,二人拒之,欲歸族中求於巫王雪黎。未出殿門,女屍驟撲其面,挖腦掘心以食。餘一人喪膽忘魂,磕地乞之。女屍笑曰:“汝今識本座真容,如何可得活命?”巫人再三哀告,乃曰:“我有一法,今授與汝。汝去將那黃藤人頭取來,便饒汝性命。”當下傳那巫人一道法訣,又自摳左目,擲與巫人道:“此物且與汝用。”便吹起妖風,直將其送出宮城,追趕黃藤。正是:

為求長生覓巫覡,掘來晶棺美人屍。

百欲千貪圖重利,不知血禍殺劫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