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南郡到許昌的道路上一輛馬車正在緩緩的行駛。
“父親,聽說此次王家的人也來了?”
馬車上一個書生一般的人放下手中的書卷看著坐在對面的中年男子。
男子掀開馬車的窗簾,看了一眼外面的風景,卻沒有說話。
“父親,我們司馬家在河內發展的好好的為什麼要來到這南郡之地?”
青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昭,這次他跟隨父親司馬懿一起到南郡上任。
起初他是不願意來南郡的,畢竟南郡對於司馬昭來說有點太陌生了。
他還是喜歡司馬家掌控的河內,可是在司馬懿的命令之下無奈只能硬著頭皮來了。
“你可知道沈川要做什麼嗎?”
面對兒子的追問司馬懿閉上了眼睛,緩緩的開口。
“孩兒愚鈍。”
司馬昭沉思了一會兒回答道。
“他要搞土地集體化,南郡就是試點。”
晃動的車廂內,司馬懿的身軀也跟著晃動,即便如此司馬懿還是盡力穩住身體。
“父親,什麼是集體化?”
司馬昭追問道。
“所謂集體化我也是聽主公所說......”
司馬懿開始給兒子講述起那日他和曹操說的話。
原來那日曹操在聽了荀彧的分析之後覺得荀彧說的十分有道理。
當天夜裡曹操便找到司馬懿和他說了這件事。
司馬家,河內大族,祖父曾祖父皆為漢庭重吏,其父親司馬防更是有八個兒子,被人們稱為司馬八達。
這八個兒子早年分別投靠了袁紹和曹操,在官渡之戰袁紹失敗之後司馬家完全倒向曹操。
成為曹操內部除了荀家之外最大的世家,正是因為如此曹操才會詢問司馬懿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