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開局拆穿連環計> 八十三章 煤礦,學堂,司馬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八十三章 煤礦,學堂,司馬懿 (1 / 3)

荀彧和曹操在探討這件事情的時候,沈川這邊的土豆在農民的照料之下,已經開始大量的結出果實。

看著滿地的土豆沈川眼中盡是歡喜的神色,可是單單靠這些土豆根本沒有辦法帶動整個南郡的經濟。

況且南郡作為科舉制度的試點不是說讓百姓吃飽就夠了,還要讓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

也正是如此沈川決定從另一個方面入手來解決經濟問題。

沈川當即派出眾人探查南郡附近的礦脈,畢竟在他的印象中荊州這個地方除了水產資源豐富以外。

礦脈還是不少的,有了礦那麼沈川就可以製造更多的農具,有農具就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

有土地就有糧食,腰桿子就硬。

而此時曹操和司馬懿發生了劇烈的爭吵,那就是關於土地集體化是否可以實行的問題。

曹操在聽了荀彧的分析之後覺得這件事情是可以實行的,但是司馬懿在聽到曹操這麼說之後當即提出了反對。

畢竟二人代表的利益階級不一樣,曹操代表的是統治階級,他希望自己可以牢牢地按住世家的人,並且讓國家得到發展。

可是司馬懿代表的是世家的頑固派,他們不想讓自己手中的土地就那麼丟失。

就這樣司馬懿和曹操爭吵了一天一夜,幾次曹操都想憤怒的殺了司馬懿。

可是他的理智告訴他不能這麼做,畢竟司馬懿是世家的代表人物,一旦死了那麼整個北方就亂起來了。

如今曹操大部分的兵力都在赤壁附近,北方如果亂起來了曹操是沒有辦法對付的。

司馬懿也知道如果自己過於執著那麼曹操不介意直接動用武力滅了司馬家。

於是在二人的較量之下,曹操決定派出司馬懿去南郡和沈川比試比試,看看是守舊的制度有利於生產,還是集體制度有利於生產。

就在司馬懿收拾好朝著南郡出發的時候,沈川這頭在思考下一步的計劃。

“報!沈先生!許褚將軍信件!”

正在看書的沈川被管家打斷當時有些不滿,可是還是起身拿起了許褚的信件。

“沈先生,我們在南郡附近發現一座山,山中有大量的石墨。”

沈川看到信件上石墨二字,知道這就是煤炭,有煤炭那麼就意味著有鐵,有鐵就意味著可以製造更多的犁頭。

“礦脈在哪裡?”

沈川激動的問道。

“回,沈先生,就在城東二十里。”

小兵看著沈川激動的樣子回答道。

“好,你現在讓許褚將軍帶著眾人把那裡控制起來,我稍後就趕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