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在古代也叫僱傭。
這種關係不像某些書裡寫的現代獨有,反而非常常見。
我國最早的招聘可追溯至殷商,商湯曾多次‘以幣聘’伊尹輔治國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更是成為一種制度,禮記上就記載過,周代每年三月都會‘聘名士,禮賢者’。
其來源大多分為四類,分別是築招賢臺、出招賢榜、各縣舉薦、實地查訪。
不過像李承乾現在這種為布招人,顯然不適合搞的這麼正式,只需在大街小巷裡派人宣傳,並且向當地官府報備即可。
雲汐汐找李承乾的緣故,也就是在這項報備的問題上。
按照後者全力制布的要求,這第一批就至少得僱傭10001500人,規模著實不小。
這樣大規模用人,如果不找當地官府報備,甚至被當作造反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夫君,這幾日為何沒見到金城郡主了?”
這時,一旁為李承乾扇風的婉兒突然出聲問道。
“嗯,是嗎?”
李承乾看了看蘇婉兒,又看了看長樂,隨口問道:“可是你們小姐妹鬧矛盾了?”
倆女對視一眼,接連搖頭。
李承乾撇嘴道:“那估計是府中有些事吧,反正過幾日中秋詩會她肯定會來的,論詩詞就屬她興趣最大。”
“噗嗤。”
聽見李承乾這麼說,婉兒與長樂一同笑了起來。
自從國子監正式開課,李泰也開始了每日的轉課之旅。
這個轉,只有轉達的意思。
當然,也幸好古代不僅生活節奏慢,連學習節奏也慢,每日所學的重點就那麼幾個,對於幾人來講也沒有什麼壓力。
而這其中,就不得不說金城了。
蘇婉兒學的比較佛系,以瞭解為主,學會為輔。
長樂學的時候挺認真,不過平時也不願多顯露自己,所以到底學成什麼樣也只有她自己心底清楚。
唯獨金城......
不僅天天催著李泰講新知識,還有事沒事找李泰複習舊知識,詩詞文章古籍經義,就沒有她不想弄清楚的。
“咦,大兄你會參加這次的中秋詩會嗎?”長樂眨了眨眼睛,長長的睫毛連連煽動。
“不參加。”李承乾果斷搖頭。
見到李承乾如此乾脆,長樂疑惑問道:“啊,這是為何?”
蘇婉兒也是悄然豎起耳朵,想聽自家夫君作何解釋。
別的地方不好說,但在這乾莊之內,無人不知李承乾教導作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