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舊神殘夢> 第十章 混沌再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混沌再現 (3 / 3)

而生命和意識,則是其中唯一的逆流。

但是那些不斷流入現實的靈素,又究竟去了那裡呢?

按照聖王的觀點,它們在推動這個世界的形成和運轉。

但如今的大多數運動,都已經可以在物質層面獲得解釋。如果物質自身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系統,那麼就與神秘學現存的種種理論,尤其是“深層力量推動著萬物運轉”這一點,相互矛盾。

人們已經可以用數理模型描述種種宏觀低速運動的整個過程,而在這其中,沒有發現靈素的痕跡。

於是關於混沌的觀點又一次出現了,兩種並行的規律,都可以解釋世界卻又互相矛盾。與千百年安赫人所面臨的窘況微妙地相似。所以這次又是教士們被迫做出了暫時的解釋,那就是物質界事件的發生具有兩種原因,與靈素有關的第一因,和透過物質層面能解釋的第二因。

只是比起千年前的初代聖王,這一次的解釋明顯乏力孱弱了許多。

而根據神學院報房中傳輸的材料,在最近十年中,教士們對“靈素從力學中缺席”這個問題認可一致的新解釋是:人類可觀測的靈素,只是從力量流溢過程中剝落的些許碎屑。僅相對於這些碎屑,物質世界才顯得像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但實際上“排除靈素的影響”的實驗條件本身就不能成立。

因為在所有測量之前,就已經受到了那些因結合得“緊密完美”而不可見的靈素的干擾。

所以那些物理定律,是不可見的靈素,與物質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這個觀點並非新近出現,它在黑暗時代出土的“阿什莫爾文獻群”中就有記載。因其能跨越千年解答這個世紀初才被提出的問題,而重新獲得世人的關注。

觀點的最初版本是文獻群中一篇假託聖王“哀爾伽德”之名寫下的對話錄,其中稱深層力量到物質表層的流溢,靜穆如“在光中結實的麥穗”,其中只有“為風所擾動”的部分,才會發出細微的聲音。

“巫師們聽見麥田的悉簌聲,就以為麥穗是從風中結出。”

在這篇對話錄的開場,虛構的“哀爾伽德”將靈素與深層力量比喻為“風”和“光”這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喧囂孱弱,後者沉默強大。在後面的篇幅中作者又逐漸補充說:

“風是被剝離的光”。

那些可以被生命所利用的遊離靈素,僅僅是從寂靜的流溢中剝落的部分。

在這個比喻中,今日安赫學者們的疑問其實僅僅是:“為什麼麥穗可以在無風的條件下成長。”它的答案早已藏在問題之中,麥穗的成長與風無關。所以僅僅排除那些遊離剝落的碎屑,本來就無礙於宇宙的運轉。

如果生物—星辰—礦物的以太通道中流淌的靈素就是來自深層世界的所有力量,那麼它們顯然遠遠不夠支撐整個物質世界的形成和運作。又一個證據是,如果儘可能抽空一定範圍的以太場,附近的物質也不會崩塌,運動也不會靜止,甚至,無法察覺到明顯的影響。

但如果“風光比喻”的假設是成立的,那麼就存在著遠遠比這些容易被察覺的靈素更為龐大的力量,每時每刻又靜默無聲而地主宰著現實世界。

而如果這份力量的流溢依然是完美的,人類觀測到的那些靈素(碎屑)沒有從中脫落,也許巫術就將在世間不復存在。

那麼,又究竟是什麼讓“風”從“光”中剝落了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