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愣了愣,然後直視著柳唯……
好吧,柳唯感覺要發瘋,但他現在何嘗不同樣是感覺要發瘋?
這種天大的發現卻在第一時間沒人分享的感覺十分的不好受,好在剛才的一通輸出也終於讓他的情緒緩和了些,寧為立刻在大腦裡開始思考怎麼能透過柳唯的專業讓他明白自己的發現有哪些意義。
“行,柳哥,這麼說吧,如果能在我的理論指導下,第一步找到這種特殊情況發生的規律,第二步找到人工控制實現這種情況的方法,也許我們的飛行器就能實現跨越可知空間的能力。就比如說我們的翼龍無人機從江城起飛,然後在空中突然消失,下一秒可能隨機在地球任何地方出現。”
“如果更進一步,我們不但找到了人工控制實現這種情況的方法,還能將兩個不同空間的座標系進行實時轉換,那麼還是那架翼龍無人機,它從江城起飛,然後瞬間消失,下一個瞬間就能在地球任何我們所指定地點的空中出現。當然不止是翼龍無人機,如果我們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術,也許我們的衛星,我們的空間站,也都能如此操作。”
“這時候如果我們的技術進一步成熟,算力更加充沛,能夠完成更復雜的座標系轉換,那我們的火箭帶著無人探測器發射出去,然後在近地點消失,再出現時可以在月球附近、火星附近、冥王星附近,甚至是伽馬星系某個星球附近!”
“在這項技術基本成熟之後,我們就可以往這些飛行器中放入動物了,用同樣的方法,再進行測試,如果飛行器中的動物在經歷這一過程中還活著,那就意味著人類也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在太空中穿梭。從此尋找適宜碳基生命體生存的星球將不再是僅透過望遠鏡……”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對太陽系的星球進行全開發。移民火星計劃都弱爆了,格局太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太陽系內所有星球的礦產跟資源都統計一遍,大力發展人工智慧跟無人化全自動礦業生產線、工業機器人以及太空遠航探測技術,在太陽系邊緣建設大型補給點跟太空港!”
“再接下來就是研究超遠端跨星系跨空間的定位轉換問題。太空港建設好之後,每次跨越太陽系的飛船都能同步傳送回來空間座標資料,當我們擁有了足夠的資料就能開始繪製星圖,並具備超遠端星系輸送能力。藉助太陽系的資源,開闢更多的資源星,找到更多的可殖民星,摸索出環境改造技術……”
“現在你明白了嗎?柳哥,我們的技術意義在哪?意義就在於突破空間屏障,打破資訊傳遞的光速桎梏,地球文明在太陽系、銀河系乃至全宇宙開枝散葉,甚至不需要戴森球,因為如果我的理論是對的,空間旅行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大的能量,我們的宇宙本就存在一個非常特別的空間。”
“具體用語言描述這個空間非常困難,用數學上的表示式你肯定看不懂,用你能聽懂的表述大概就是如果以我們正常能觀測到的空間中一個常數為參照系,比如光速,那麼在這個空間裡光速只是速度的起點,當然這並不代表著廣義相對論完全錯誤,因為這裡的一切質量是負的。”
“按照我的計算,因為這個空間的存在,宇宙才會表現出加速膨脹,而在宇宙加速膨脹這一過程中,這個空間是在縮小的,但縮小的速率小余宇宙膨脹的速度,這就又牽扯到一個極限的問題……算了,這些跟你說也說不明白,但就目前來說,你可以把這個空間當成一個高速運轉的交通系統,比如一個宇宙的高鐵系統!”
“但我們不需要在這個空間裡去建設鐵路,但我們可以透過無數次測試,找到這個系統空間座標系跟我們現實空間座標系的關聯,每計算出一對兩兩對應的座標系,就意味著我們在這個空間中開闢了兩個可以直達的站臺。隨著開闢出的座標越多,兩兩之間直接互聯的站臺也將越多!到那個時候,我們就要合理的規劃各種線路……”
“當然走到那一步可能需要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但現在我們有生之年……”
這次柳唯學會搶答了,直接說道:“寧為,別說那麼多廢話,你就說在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把地球周邊的座標站點都先給開通了?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升空一架無人機或者別的什麼飛行器,然後下一刻能可控的瞬間出現在任意我們希望它出現的地方?”
“能不能有點追求?!柳哥,我今年才特麼29,正值當打之年啊!咱們能不能別把目光只定在小破球周邊這地界兒?把眼光看長點,海王星、天王星上挖礦,金星上建重工業基地,土衛三建輕工業基地,木衛二上種糧食,火星上造監獄……”
“至於地球,產業空心化就空心化吧,具體怎麼發展那不是我們需要操心的,我們只要製造出足夠的資源就夠了。甚至如果我能活得時間更長點,在解決了星系內的資源整合之後,還能親眼看到太陽系邊緣的太空港口開建,那肯定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偉的人造天體,人類文明對外的中轉站!”
“趕緊,立刻,馬上,現在就在腦子裡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座太空堡壘裡,腳下是無數的太空鉅艦進進出出,每天都有無數的探險者從這裡出發,去探索宇宙!或者你是一位船長,發現了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無人星球,打報告給地球呼叫人力資源開拓新星球……”
“那個時候大家會發現人才是我們的文明最最重要的資源!到時候選擇在地球上安居樂業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孩子、陪孩子跟享受生活!像你這樣快30了還不結婚還沒有後代的,說不定就要被拉倒靶場槍斃十分鐘,以儆效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