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數不多,但畢竟都是專業的。嚴明雖然在技術上肯定不太專業,但在說到商業眼光跟市場營銷,肯定比三位科學家要更有遠見。
最後,歷經了四個多小時,寧為成功的說服了三個人。這當然不止是寧為的功勞,事實上不管是邊哲浩、陳海華,還是嚴明,從本心上講,都是希望能開發完全能屬於自己的晶片跟作業系統,在市場上跟微軟、英特爾較較勁的。
尤其是在三維矽通管技術,華夏掌握的各項技術專利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情況下。
沒有被經歷過脖子被死死卡住過的高科技企業,肯定是無法理解企業對於不受外人控制的自主專利有多麼渴求。當然即便不從這個層面去考慮,如果這個計劃真的開始實施,不管是海思事業部還是2012作業系統核心實驗室,重要性都將在企業內部再次上升一個臺階。
更重要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撥款,更好的待遇,如果最終出了成果,也代表著更多的榮譽跟地位。
對於這些寧為可能已經不太在乎了,即便不再繼續去折騰這些,他的名字也肯定要留在歷史書上。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做出完全智慧財產權的CPU跟PC端乃至全生態的作業系統,可以說是實現了華夏科技史上零的突破。
更讓邊哲浩跟陳海華汗顏的是,作為一個單純的大學教授,寧為對於華為上下游產業鏈的各項配套甚至比他們更為熟悉,甚至瞭解許多零部件的各項技術引數。這也無形中讓他們對於寧為的想法更有信心了。
跟科學家畫大餅往往沒什麼用,但是各種詳實的資料隨口就能說出來,這足以說明寧為是認真瞭解過整個半導體跟作業系統行業,才給出的建議。
所以之後兩個小時,三個人已經開始討論起各項技術細節性的問題。比如作業系統如果要加入某項功能,那麼需要哪些硬體配合,這些硬體的各項標準如何制定……
這一塊嚴明肯定是聽不懂的,但他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還能透過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視角來給寧為一些建議。
不得不說,這次討論會也讓寧為受益良多。引入了其他人探討,讓寧為對於未來作業系統的各項功能有了更立體的框架。
這足以讓感覺很興奮。
……
這邊對於未來的探討,讓幾個人幾乎忘了時間流逝。
燕北大學這邊,周研平的心態則更為糾結了。
寧社這個事情還在心頭糾結著。
寧為讓他暫時放下這件事,但周研平哪能真的放得下?
說白了,他跟寧為可不一樣。
寧為現在可以說捧著金剛石飯碗,堅固得很,基本上不可能摔碎的,但他這個寧班輔導員的身份屬於瓷飯碗,能不能在燕北大學留下來,很大程度上可能都取決於他管理寧班期間展現出的能力。
當然其實也可以在科研這個層面做突破,比如開闢一個數學新方向,或者在數學某個研究方向上取得大的突破。但問題在於這個方向的自信心已經被寧為擊碎了,如果不是對於自己的數學研究能力產生了非常深的懷疑,他也不會選擇爭取去做寧班的輔導員。
所以對於寧班大小事宜他都在關注著,寧為這邊說了今天給他回訊息,他從早上等到現在都沒看到寧為給他回話,微信上給寧為留言,沒回。到了下午實在忍不住了,給寧為打了兩個電話,也沒人接。
這就讓他很煩惱了……
他直接叫爺爺的心都有了,寧爺爺就不能回個準話麼?
……
“寧為啊,如果咱們真的打算做自己的CPU跟作業系統,真的在市場上跟英特爾、微軟一較高低,而你又有絕對信心的話,我覺得從現在就可以開始宣傳了,這就叫置之於死地而後生。”
臨別時,嚴明很認真的向寧為說道。
寧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大概明白嚴明為什麼要跟他說這句話,大概即便在華為內部也對於這個戰略方向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