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請叫救護車,這裡是19UniversityPlace,就在大學城跟NS街的交匯處127號,謝謝,病人情況非常糟糕!請快一些,謝謝……”
“弗蘭德先生,堅持住……”
……
“對不起……”
“為什麼?”
“突發性腦溢血,對於弗蘭德先生這個年紀來說,這種病並不罕見,主要是由於小動脈破裂造成的,可能是因為情緒上的一些原因……,請節哀吧。”
……
“盧卡森昨天半夜去世了?”
“是的,腦溢血,醫生說了可能跟情緒有關,您知道的,他最近一段時間心情一直比較壓抑。”
“好的,我知道了。他的葬禮我一定會參加的。”
……
“菲爾茲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盧卡森·弗蘭德因病與昨日凌晨三點十七分去世,享年69歲!”
一大早這條突發訊息便傳遍了整個普林斯頓的校園,然後開始以幾何速度在世界數學界傳播著。
不管盧卡森·弗蘭德晚年做了些什麼,但他畢竟是拿過菲爾茲獎,研究直接被寫進各國高數教材的數學家,學生不說遍天下,但在數學界影響卻還是極為廣泛的。
一時間整個歐美的數學家跟學生們都在為這位隕落的老人而哀悼著。
很多時候人的情緒都很矛盾。不管從哪點來看,盧卡森·弗蘭德跟寧為之間那點早已經過去的矛盾,攤開了來看,都絕對是這位弗蘭德理虧,但是在他故去這天,卻有許多論調讓人覺得很有道理。
“可惜了,弗蘭德教授才69歲,還很年輕,如果不是因為跟寧為的紛爭,連續兩次住院,也許他還能活二十年,也能為更多的孩子們指引出數學的方向。”
雖然這句話總感覺有哪裡不太對,但在眾人悲傷的心情之下,這條盧卡森·弗蘭德曾經學生髮在臉書上的感慨,還是收穫了許多點贊跟許多留言。
有覺得這句話有失偏頗的,但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勸盧卡森·弗蘭德這位學生節哀的,也有數落寧為不是的。畢竟寧為這麼年輕,幹嘛要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呢?更別提這位老人再這件事曝出之前絕對稱得上是德行高尚,不但自己在數學界地位舉足輕重,更是培養出了許多數學家。
現在的確是寧為解決了NS方程這個世界性難題,卻也將讓一位德高望重的數學家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種論調雖然很奇怪,不過在老教授去世的時候,到也不能苛責太多,畢竟人都沒了……
……
寧為並不知道那位曾經為了跟他爭解決NS方程的弗蘭德先生故去的訊息。
從下午兩點開始,他便一直在跟華為來的兩位大佬跟嚴明一起開著閉門會議,探討著做晶片,做作業系統到底有沒有商業前景。
如果從科技自立的角度來說,那麼這件事就毫無爭議了。但如果從商業前景來討論,這就需要擺出充足的論據來支撐這兩個重大專案。
畢竟這兩個專案是要跟英特爾跟微軟聯盟搶市場,無異於虎口拔牙。
除了探討自身的優勢之外,還要計算這兩家可能採取的一些行動,對於這些跨國高科技公司而言,能壟斷世界市場如此多年,總是有著許多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