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學術圈年輕人們評價大概是這種畫風。
“雖然這個訊息很突然,但我覺得這兩個獎項大概也算名至所歸。不過先拿沃爾夫獎總讓我感覺有些喜感,這是不是代表著如果這位博士可能跟菲爾茲無緣了?”
“好吧,沃爾夫評審委員會的這次操作大概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雖然我認為寧為絕對是德不配位,但還是恭喜他拿到這兩個獎項,因為我希望數學獎跟數學研究獎能提醒這位博士生,他首先是位數學家,請不要繼續跟演算法界較勁了!”
“我的導師說他是這個世界目前最具天才思維能力跟創造力的數學家,所以有什麼好說的呢?說什麼那些逝去的假期都不可能再回來了。但還有更可怕的,當你想深入研究他提出的那些數學思想,那種感覺就跟我剛接觸群論時一樣整個人都處於頹喪的狀態中!那些複雜的概念真的太難理解了!”
“來自於一個選題數學與人工智慧研究生的真摯問候!寧為博士,期待你拿獎之後在未來的生涯裡好好做個人吧!你的那些理論能讓人瘋狂知道嗎?群論起碼還有個對稱性可以理解,你到好,上來就設定一個個集合,晦澀的概念能讓人抓狂知道嗎?”
到了歐洲普通人這塊畫風開始變得詭異。
“哇喔,這是上帝對這個窮小子認真研究的回報,一百一十萬美元的獎金是他應得的,不知道兩個獎項能不能改變雪國王室對這個年輕人的刻板印象。但我還是希望能祝福他跟伊莎貝爾!”
“我知道寧為,他跟伊莎貝爾公主的戀情讓我感觸頗深。真的,我能理解這個年輕小夥子,他大概是最優秀的華夏人了,不是嗎?這一刻除了祝願,想不到別的詞語了。”
“發自心底的恭喜寧為,真的!他遭受了太多的冷眼跟不公平對待,當我從太陽報上看到他跟伊莎貝爾的故事,我真的哭了!任何一個為愛情而奮鬥的年輕人都是好樣的!再次拿到獎項證明了他依然朝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真的,看到這個訊息我一點都不驚訝。從看到那隻漂亮的小貓之後我就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的,我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那隻漂亮的小貓。真的,它是那麼可愛,就跟伊莎貝爾一樣可愛,我知道自己會祝福他們,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再到第三世界尤其是印國的學術圈那就真的各種質疑一片了……
“沃爾夫基金會是瘋了嗎?西方學術界已經開始墮落了,他們甚至分不清楚一個普通的程式跟真正人工智慧的區別。他們甚至篡改了獲獎者,來把一個騙子捧上神壇。”
“今天看到這訊息我一度以為愚人節提前到來了。沒有什麼比這更可笑了,一個年輕人靠一場拙劣的表演,演繹成一場西方世界盛大的狂歡。”
“看到這個訊息我絲毫不覺得意外,無非是資本的需求而已。科技股低迷,美股低迷,資本家需要創新的技術提振士氣,於是將一個天大的謊言奉為真理,若干年後許多人都會被釘在恥辱柱上。尤其是沃爾夫數學獎評審委員會的那些委員們,他們終將會為自己的無知買單!”
“寧為?一個靠包裝躥起的天才人設而已,他的論文我看過,全是忽悠!至於所謂的人工智慧,湍流演算法,也許裡面有些真東西,但被無限誇大了。他為什麼沒有將ns方程繼續證明下去已經說明一切。歷史會回答一切,沃爾夫獎從今天起將跌下神壇。”
……
總之又是媒體人集體狂歡,網路上翻天覆地的一天。但不管內網還是外網上的評論對於當事人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當然也不能完全這麼說。當寧為在網上看到盧卡森·弗蘭德再次被送上救護車,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既覺得欣慰,起碼證明了萬里之遙的一幫人並沒有犯糊塗。但又覺得挺不安,畢竟他真沒想到這位老教授年紀不算太大,身體是真不好,抗壓能力甚至還不如他……
但對於今天他再再再次被送上熱搜這件事情,卻是打心眼裡拒絕的,沒啥別的原因,他挺怕以後連研究中心門口都要增加站崗的安保人員。而且他還又攤上了些事情,寧為還依稀記得他答應過沃爾夫基金會那位主席,如果今年的沃爾夫獎頒獎典禮放到華夏京城來舉辦,他還要幫助基金會協調頒獎典禮的場地問題。
人跟人之間的悲喜從不相通,就好像絕對沒人相信,寧為對於西方學術圈這些莫名其妙的反應更多的感覺還是苦惱,而不是興奮。比方說他還得在電話裡跟親愛的老媽解釋什麼是沃爾夫獎跟克雷數學研究獎。
真的,寧為都沒想到,當他拿獎的訊息在網路上曝光出來之後,第一個打電話來恭喜的竟然是他媽媽。
“寧為啊,我看網上說你又拿了兩個獎?”
“嗯,是啊!”
“那你以後不是要更忙了?”
“沒有啊,我該幹嘛還是幹嘛。”
“你別騙我,你不給人家幹活,別人憑啥給你發獎金?”
“這個……”
真的,老一輩的問題往往能直指核心。
“諾貝爾獎知道吧?也有獎金啊,你看人家需要去國外幹活嘛?”
“諾貝爾獎不大都是給外國人嘛?那些人不都在國外幹活嗎?”
“華夏人也有拿過諾貝爾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