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獲獎感言了,顯然陳哲大概是早已經得到了風聲,還是有些準備的,講了大概十分鐘。輪到寧為的時候,他只能看著臺下的魯師兄咬牙切齒。
沒辦法,完全沒準備。
“非常感謝華夏數學學會的老師們給予我的肯定,也感謝江城大學跟燕北大學的老師、教授們長期以來對我的栽培,更感謝我現在的老師田導跟魯師兄教會了我許多東西,也讓我在數學的道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未來我也會在數學的道路上再接再厲,畢竟我還年輕,還在求學階段,所以今天的我還只是站在起跑線上,期待著自己能跑出更出色的成績!”
“最後,再次謝謝大家!”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了起來,即便寧為的獲獎感言當真讓無數人心頭五味雜陳甚至咬牙切齒。23歲的陳省身數學獎獲得者啊,寧為這個起跑線可能已經是臺下許多人的終點,甚至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達成的目標。尤其是對那些已經年紀四十的數學家來說,基本上沒什麼機會了。
這怎能不招人恨?
但不管臺下人是個什麼樣的心態,當頒獎典禮結束之後,也意味著今天的開幕式已經圓滿結束。至於報告會要等到下午了,而當持續了一上午的開幕式落下帷幕時,早已經等待許久的記者們發揮的時間終於到了。
對於這次頒獎典禮他們可是積累了太多的問題,隨便甩一條出去,那都能成為重磅大新聞,更別提本次獲獎者中還有自帶熱搜體質的寧為同學。
於是很快,參會的大佬們便被記者們團團圍住。
“請問邱老,本屆陳省身數學獎獲獎人的年紀連創新低,是意味著未來陳省身獎會更偏向於低齡的數學家嗎?”
“數學獎的評定年齡從來只是最不重要的參考因素,最重要的是所獲得成績,所謂年紀的偏向性是不存在的,只要未滿四十歲,在未來兩年內獲得的成績超越了其他人,那麼就有資格獲獎。所以應該說,我們的評定是公正的,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維度,那就是唯成績論,唯貢獻論!”
“邱老,眾所周知寧為是田教授的學生,而您跟田教授乃至整個燕北大學的關係都一直不太好,這次您親自給寧為頒獎,是否意味著您跟田教授之間已經和解?”
“我剛才說了,獎項的評定標準是獲獎者的成績以及對數學領域的貢獻。這跟其他任何東西無關,完全無需過分解讀。”
“請問邱老……”
……
當然除了那些大人物外,本次獲獎者,尤其是寧為也被更多的記者圍住,基本上每走一步都要被問上好幾個問題。
“寧博士恭喜您打破了陳省身數學獎最年輕獲獎者的記錄,對此您還有什麼比較特別的感想嗎?”
“這個問題就是之前不敢想,現在還沒感想,的確是有些突然了。”寧為認真的答道。
“寧博士,除了最年輕獲獎者記錄,您還打破了另一個記錄,因為您可能是首個獲得陳省身數學獎的億萬富翁,對此您有什麼自我評價嗎?”
聽到有記者提出角度如此清奇的問題,讓寧為都愣了愣,真的,他還真沒從這個角度去考慮他拿獎這件事,不得不佩服記者們的腦回路,便隨口道:“那個,你是想我說優秀的人任何方面都很優秀嗎?嗯,這麼想想好像也的確如此。”
“寧博士,剛才我聽到有人說這次您的導師田教授之所以沒有參加本次大會,是因為為了讓您獲獎跟其他理事會成員做了許多妥協,您能回應這個傳聞嗎?”
“我不知道您從哪知道的這些,畢竟田導修理我的時候從來不會跟我聊學術之外的其他事情,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去問邱老或者席院士。大家都知道,我還只是個學生,現階段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外界的一些東西我不太清楚,也沒那個功夫去了解。”
“寧博士,您的成就讓人欽佩,請問您對其他數學愛好者有些什麼建議嗎?”
寧為很正經的答道:“嗯,數學的本質是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數學可以說是決定一個科學家成就上限的天花板。所以如果真愛的數學的話,那就請深愛,不要有畏難情緒。當然,如果發現數學不愛你的話,也要學會即時止損,因為數學學到一定程度比的已經不是單純學習是否努力,而是在比拼天賦了。”
一邊不厭其煩的回答著問題,寧為發現跟他一起拿獎的陳哲已經快走到出口處,不由得心情不太美麗了……
話說大家都是獲獎者,為什麼陳哲教授那邊就沒幾個記者,他卻要這麼麻煩應對一堆弱智的問題,人家拿個獎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就要這麼難?
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