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後天》副本中,當地球環境趨於穩定之後,避難所中的人們生活其實是挺枯燥的。
那時候要不是陸禹教會大家打麻將,恐怕困在大樓中的那幾個月時間大家在家裡會憋瘋。
而現在方舟航行在大海上,大家所處的環境也是相對封閉的。
但與曾經經歷過的副本不同,也與曾經看過的很多末日電影中不同,方舟上的乘員們日子過得卻很充實。
除了方舟正常的巡航、維護、警備工作之外,方舟上的學校有條不紊地授課,如今根據不同的進度,已經簡單的劃分出了小學、中學。
同時方舟上的武器系統全面升級以後,各個崗位計程車兵也在一絲不苟地進行訓練。
更不用說陸禹培養出來的技術工人們,光是鑽研陸禹已經教授的技術便投入了幾乎所有的精力。
得益於阿諾的種植能力,在如今淡水供給充分的情況下,方舟上的蔬果跟肉類供給還算比較充分。
方舟上的主食除了有計劃地消耗庫存的麵粉、大米等等之外,小部分使用阿諾種植的新鮮土豆、玉米等等保障口感,大部分則是經過處理後的藻類生產的澱粉。
雖然這些澱粉口感不佳,但已經算是方舟上最能接受的藻類生產食物,並且經過陸禹的改進之後,至少沒有了讓人難以接受的異味。
種植車間主要解決的是方舟上的蔬果供應,雖然不可能如陸地上那麼豐富,但如今每個人每天都能分到300到500克的蔬果,對於長期的海上航行來說絕對稱得上奢侈。
藻類生產的食物大量供應到養殖車間,雖然人類對這些食物的古怪味道嗤之以鼻,但家禽家畜卻沒那麼挑剔。
當初登船的時候,方舟攜帶了許多種類的家禽。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跟適應之後,如今主要是養殖雞和豬。
不過飼料雖然充足,海上養殖還是不如陸地上,哪怕是用了各種抗生素,這些家禽牲畜的存活率和生長速度還是隻能勉強保持最低限度的供應。
經過陸禹的技術支援,方舟上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情報中心。
接收裝置不間斷地接收著衛星頻道訊號、無線電傳播訊號。
而方舟上文化程度最高的精英們都被聚集在這裡,二十四小時監控分析這些情報。
身處方舟核心位置的情報室連個窗戶都沒有,而負責這裡的小胖哥似乎有著某種惡趣味,利用昏暗的燈光把裡頭佈置得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不過情報室的工作的確是很緊張,因為現在能夠截獲的通訊訊號相比於末日剛剛來臨的時候要繁忙許多,並且加密的通訊比比皆是。
要從中獲取有用的情報,就必須嘗試進行破解工作。
方舟破解工作的核心不是別人,竟是黛西一家。
準確地說,通訊解密的核心工作是由黛西的老父親來做的。
這位老物理學家年輕的時候,曾經參與過軍方的密碼破譯工程,本身具有極高的數學造詣。
雖然這些年通訊技術日新月異,但歸根結底是以數學作為基礎的。
起初接收到那些加密的通訊,大家並沒有想到如何去破解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