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津渡在陝州城東,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黃河上的三大渡口。解州產的鹽由北邊運來,透過黃河運往下游,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號稱“鐵碼頭。”
金軍佔領陝州後,解州的鹽不再南運,這兩年冷清了很多。河上的許多渡船年久失修,系在岸邊。
宋軍進攻陝州的作戰計劃,是由張馳率本部兵馬,首先奪取渡口,渡河北上。佔領黃河對岸的平陸縣,封死金軍北上的道路。為此,前幾日就有人劃小船過河,從茅津等村子運了船伕過來。
藉著星光,張馳看著夜色中的古渡口。問身邊的茅八郎道:“白天看渡口的船已經破舊,真能渡得了人嗎?”
茅八郎信心滿滿地道:“太尉放心,渡得了。那些船是我們的衣食,平日裡常有人過去看,我心裡有數。等到過了河,我們村裡還有近二十艘渡船,全開過來,大軍很快過去。”
張馳吸了一口氣,輕輕地吐出來。道:“我三千大軍,就靠阿爹了!”
茅八郎道:“安心,安心!你們是朝廷的人,我們如何敢有絲毫馬虎!拼著這條命,也把你們渡過去!”
張馳點了點頭,看著前方的古渡口,長時間沒有說話。
陝州城裡,拔離速坐在官廳裡,雙眉緊皺。低頭看著閒耀的燭光,長時間不說話。
沃側道:“郎君,夜已經深了,還是早早安歇。折可求才到龍門,鄭建充必然不會到陝州來。我聽人說,鄭建充說得明白,我們三軍進攻洛陽,折可求不到,他是不會進兵的。”
拔離速嘆了口氣:“鄭建充不來,我現在倒是不覺得奇怪了。王宵獵十萬大軍,非是其他宋軍可比,我們四五萬人如何敢攻洛陽?唉,當年在荊門的時候,我曾經與王宵獵交過手,數戰皆敗,不得不繞路。現在王宵獵的手下兵強馬壯,又不是那個時候可比了。我怎麼會忽略此事,拿王宵獵跟其他宋軍比?事已至此,我們只能駐兵陝州,等折可求趕來了。三軍合軍一處,才有一戰之力。”
沃側道:“若如此說,我們也不足七萬兵馬,攻洛陽還不是必勝。”
拔離速道:“但願劉麟的兵馬能夠吸引王宵獵數萬人,加上王宵獵有許多州縣要守,洛陽不會太多兵。”
沃側道:“說來說去,我們還是要在陝州坐等,郎君何心憂心?早早歇息吧。”
拔離速道:“我擔憂的,是最近些日子,我們的遊騎到不了陝州城東。只要一到城東,不管多少人,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宋軍中有這個本事的,也只有王宵獵的軍隊。他們拿我遊騎,是在打什麼主意呢?”
沃側道:“依我說,就派兩三千人出去,宋軍還能拿住?”
拔離速道:“自古以來,哪有這樣打仗的?偵察從來是靠遊騎,兩三千人足以獨當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