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餃子館,胡交修對鄭諶道:“靖康以來,一戰能夠消滅敵軍數萬的大勝還未曾有。此次中牟大捷,足以振動朝廷。可獲勝之後,王宵獵並沒有大肆地宣揚。若不是恰好碰到胡三郎這麼一個人,連我們都不知道。你說,為什麼?”
鄭諶道:“一時之間,倒是真地有些想不明白。”
胡交修道:“我想,之所以這樣,是在王宵獵的心裡,中牟的劉麟根本不值一提。他看重的,應該是在陝州的拔離速一軍。所以中牟勝了就勝了,不是什麼大事,根本不值得宣揚。”
鄭諶道:“或許如此了。”
胡交修嘆了口氣:“一年多前,拔離速兵不滿萬,橫行數路,破數十州,沒人奈何得了他。最後到荊門,才被王宵獵擊敗。這次,聽說拔離帶有兵數萬,兩個人再次交手,不知結果如何。”
說完,胡交修看著遠方,若有所思。
從最初聽到金軍十幾萬來攻,胡交修擔心非常,生怕王宵獵頂不住。到現在中牟大捷,勝得乾淨利落,胡交修的想法改變了。或許,王宵獵不像自己想的那麼弱?此戰要是勝了,著實不得了。
勝了拔離速,最重要的不是消滅多少人,而是讓宋軍克服對金軍的懼怕心理,敢於跟他們作戰。
回到驛站,胡交修和鄭諶早早休息,第二天早早起來。
此時天色微亮,太陽還沒有出來。胡交修在驛站裡散步,等著早飯。突然聽到外面傳來喧譁聲。
左右無事,胡交修步出驛站。就見街道上停滿了馬拉的大車,在貨場那裡搬運糧草。每裝好十車,便就有人帶著一起離開。一時間人喊馬嘶,吵鬧非常。
看著車隊,胡交修知道這是王宵獵軍中運糧草的。因為每十車,就插一杆大旗,上面寫著某營某隊,目的地是哪裡。有軍官模樣的人帶隊,在那裡指揮搬運。
看來到了方城,就不再是由民間運送糧草了,而改由軍運。軍隊的運輸工具比較高階,是馬拉的大車。這些大車形制統一。每車用三匹馬,一個車伕,裝多少糧草數量統一。車看起來大多很新,可能是統一製造的。
從進入隨州,見到的就是後方農民送糧,由鄉到縣,由縣到州,一級一級集中。集中之後,統一運到方城來。現在知道,過了方城,就改由王宵獵的軍隊運糧了,統一送往前線。
這種場景,是以前沒有見過的。一般軍隊作戰,後方的運輸隊伍都亂糟糟的。大多都是從本地百姓中徵人,依靠人扛肩背,向前運輸。運輸糧草的大部分,都在路上被吃掉了。像王宵獵這樣井井有條的,誰能做到?
這種組織能力,才是保證前方勝利的關鍵。只是像胡交修這些官員,只是覺得好奇,並不知道這樣做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