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裡愔更別提了,從小就不喜歡。
整個大唐所有人都以為李二很寵溺李恪,封為吳字王就是很高很高的封賞了,之後誇讚不斷,也就是整個大唐只有兩個人能看出李二不喜歡李恪。
一個是母親楊妃娘娘,另一個就是魏玖。
楊妃性子軟弱沒有辦法去保護自己的孩子,只能不斷的告誡李恪做一個無能的皇子,別張揚,別顯露,對於李愔則是放縱,只要無能,就能活著。
這是楊妃用來保護孩子的唯一一個手段,可惜李恪太過於耀眼了。
在皇子中,哪怕他什麼都不做,他也是發光的。
李淵時期,隋朝遺臣支援李恪,讓李淵對李恪感覺很好,封賞誇讚不斷,可這也成為了李二討厭的原因。
而另一個早早就發現李二不喜歡,甚至有些討厭李恪的孽障開始和李二唱反調,你越是不喜歡,我越是與他親近,你們都希望低調,希望犯錯,那麼我便就是讓他耀眼,你李二喜歡李泰?那我就不喜歡李泰。
當初魏玖是真不和李泰一起玩。
李泰不之藩?行啊,那麼李恪也留在長安吧。
和李恪建立白玉宮,拉著李恪去解決災害,之後建白玉宮,踏雲酒樓,還有大唐的醫院,甚至還給了李恪一個副院長的職位,怎麼?魏玖沒有爹孃父母,他十分不理解李二為何會討厭李恪,都是親兒子,為何要差別對待?李佑李愔不爭氣,不喜歡也就罷了,可李恪哪裡做錯了?
這一切是魏玖感覺的不公,也是李恪對他的情誼,當年所有皇子全部躲著他,最後出城救命的是誰?只有李恪一個人,拼著被便為庶人的危險出來救人的。
做研究帶著李恪,做生意帶著,去嶺南建立碼頭帶著,建設重工業帶著,魏玖所有的事情李恪都在身邊。
其實魏玖一直都沒有發現,他選擇去保護李恪的想法很簡單很簡單,因為他們很像,李恪無非比魏玖多了一個不喜歡他的爹和沒有能力的娘。
對抗長孫無忌有大半原因是因為李恪,也是魏玖讓李恪在大唐的地位越來越重,最後魏玖的表現也讓李恪有了輕微的改變,可至今還是不喜歡。
楊妃想了很多,想到眼淚流下都沒有察覺,她很想活成蔡青湖的樣子,更希望活成青妙為了孩子可以選擇自盡的樣子。
楊妃包攬了所有罪名,是她的無能才給李恪和李愔帶來了麻煩。
李二不知何時出現在楊妃的身後,背靠果樹聽著楊妃的哽咽和抽泣,他深吸了一口氣。
“別哭了!朕為何每次見到魏無良都很想走他?因為他噁心了朕二十餘年。”
楊妃手中的果籃落在了地上,她的眼神和舉動怎能躲得過李二的眼睛。
此時大唐的吳王殿下沒有心思去想著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曾放話,祿東贊如敢越境,必斬他人頭。
現在祿東贊就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