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天下能嘻嘻哈哈笑個不停的只有兕子了,她被長孫從宮中趕出來了,行禮都被打包好了,若是晉陽公主人在繼續住在皇宮,這皇宮也就不會安寧了。
跑去御書房模仿李二的筆跡寫聖旨,要封赫連梵音做貴妃,這道聖旨差點就傳出去了,三書省的人都沒能分辨出筆跡,最後還是被李承乾給看了出來。
結果兕子不但沒有被罵,反而李承乾被呵斥了一通,緣由不清楚。
總之兕子沒幹一公主應該做的事情,長孫是在忍受不了了,然後兕子就去了魏家。
因為杜荷還在南海外給大食試壓,東陽一直賴在蔡府不走,算上武媚和徐慧,三個丫頭給魏一一洗腦。
科研院,李二看著打理果園的楊妃,輕聲道。
“恪兒積攢了很多的軍功,可朕沒有辦法封賞他,吳王已經是最高了爵位了,晉王會個稚奴,朕當初是秦王,雖說子承父業不錯,可這秦王不適合恪兒的性子,齊王李元吉,朕懶得聽到齊王兩個字,在有那推翻大隋建立什麼吳國自封楚王李子通,能封的也只有一個晉王,朕知道你不喜言語,可心裡難免還是會為恪兒謀不公。”
楊妃轉過身撩起垂下的髮絲盤在耳後,淡淡道。
“還有一點,陛下您心裡明白,臣妾便是不說了,恪兒如今的地位已經足夠了,他如此也好,聽說在西域鬧的動靜不小,他哪兒來的軍功。”
說話間楊妃伸出手去夠樹上的果子,發現差了一些距離,無奈只能轉頭用哀求的目光看著李二,李二見此笑了,走上前伸手摘下果子,淡笑道。
“恪兒是朕最寵溺的孩子,只有朕還在一天,他便是會安然無恙,他去西域如何胡鬧朕都不會去插手,更不會責怪,萬一朕不在了,總得有個人能保護朕的兒子,魏玖是最好的人選,哪怕是某一日他因為朕的孩子而去謀反,最終皇位還會是李家的。”
這話楊妃可不敢接,也不知道怎麼接,從認識李二那天起,她就沒辦法用正常人的心態和看法去衡量這個男人,她更沒想到今天的她會成為後宮的貴妃。
從公主變為皇妃,這似乎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可就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楊妃早些年過的並不好,如今也只能說湊合,在後宮說是四妃,可在物資已經寢宮不如嬪,楊妃接過果子放在籃子中,然後繼續忙碌,李二看了一陣後被李泰喚走了。
看著李二帶著大笑離開的樣子,楊妃有些無力的蹲在樹下,雙手搭在膝蓋上拎著果籃子,從第一個孩子出生如今,她心裡都明白一件事情。
血脈是無法更改的。
陛下不喜歡她說生的李恪和李愔,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來從不去制衡長孫無忌的不斷彈劾和迫害,李恪的封地一次一次的更改,從中等變為中下,如今的安州更是貧困之地。
可以說,如果沒有魏玖,現在的李恪應該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李恪相貌英俊,文武雙全,又被誇讚說最想父皇的孩子,乖巧,聽話,不爭不搶,可這一切都改變不了一些在心中種下的種子,楊妃的出身是隋朝公主中最低的,宮女剩下的孩子能最貴到何處?楊妃嫁給李二的時候或許不是賞賜,而是一種譏諷,在有一點便是血脈,李恪的體內流淌著隋朝楊家的血。
李二從小就不喜歡李恪,同年出生與李泰之間的待遇天壤之別,之後成為皇子之後,李恪不過三百邑,而其他皇子則有八百,甚至過千,從李恪與魏玖接觸的時候,更是對李恪十分不滿,之後為了防備魏玖,李恪的安州被降級為下州,李恪也成為了刺史。
對李恪的改變應該是嶺南的那一次,李二故意把李恪留下監國,這一次他不是喜歡李恪,而是偏袒了長孫無忌,並且帶走了魏玖,但是李恪猜到了,左右是死,他選擇冒險把李承乾抓回來,之後在大唐一行中算是讓李二對他改變了看法。
可還是不喜歡,嘴上或許說李恪很好很好,他最寵愛,可心裡還是不喜歡,當初東女國嫁女,皇子不娶,選擇了秦懷玉,之後李恪與天海瓷瓜葛,李二也沒做出那些看似被羞辱了的樣子。
他似乎感覺一切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