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
王老師下了課,回辦公室想歇歇腳,下節課還是她的,不歇會腳要廢了。
拿保溫杯接了杯熱水,她坐到自己的工位,突然感覺一陣奇怪。
視線看向周卓越,才發覺這種奇怪的感覺從何而來。
自己進門這麼久,周老師卻好像沒發現自己一樣,抱著手機看的入神。
悄悄走到周卓越身後,發現周老師竟然也在看青年大學習。
這上面的主持人她太熟悉了,上午自己收的幾個手機,就是都在看他的,聽周老師說,他好像是一個知名主持人。
“周老師,你怎麼也看這個了?”她好奇的問了一句。
周卓越抬起頭,拉著她坐下,道:“王老師來,咱們一起看,這期青年大學習講的真挺不錯的。”
“有多好啊?”王老師疑惑的問了一句,不等周卓越回答,便坐下和她一起看了起來。
這時,手機上出現了兩張河流照。
左邊的照片裡,河岸垃圾遍地,河道又細又小,河水汙黑一片,隔著螢幕都彷彿能聞到它散發出的刺鼻氣味。
右邊的河岸則是綠草如茵,河面寬闊,河水清澈,一片美麗景象。
任誰過來,也難以將這兩張照片聯絡起來。
任銘的聲音響起,“這兩張圖片,拍攝於同一地點,它就是位於南江省新周縣周山鄉伊水村,只不過,左邊的拍攝於三年前,而右邊的攝於今年早春時節。”
“三年時間,河裡的淤泥、雜草清理了,農家樂開辦起來了,細窄殘破的街道也變成了寬闊的石板路,伊水村從一個殘破的小鄉村,蛻變成了今天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無論是伊水村的水,還是這的山,都會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這兩句詩,是伊水村山水的真實寫照。而這些,是扶貧人員,帶領伊水村村民一起努力的成果。”
“這兩句詩用的好啊。”王老師眼睛一亮,看向教語文的周卓越,問道:“周老師,這兩句詩出自哪啊?”
王老師這一問,直接把周卓越問懵了,你問我我問誰去?
她從來沒聽過這兩句。
但身為語文老師的尊嚴,不允許她說不知道,便三言兩語給敷衍了過去。
同時她也暗暗記下了這兩句詩,準備等一會查查。
……
“如今的伊水村,已經成了當地鄉村旅遊的重要節點,被列入美麗鄉村建設的試點專案。村子富裕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都回來了。”
“大家實現了在家門口掙錢,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美好生活,再也不用背井離鄉,在外面吃苦受罪了。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村民們實現了小康,這樣的伊水村,僅僅是我國扶貧功勞簿上的冰水一角。”
“好了,今天的團課就上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