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考量,由朱高熾繼位,才是最合適,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雖然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修撰了永樂大典,但多年的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大明朝已然是千瘡百孔。
倘若繼位的,依舊是和朱棣性格極其相似的朱高煦,恐怕用不了多久,大明王朝便會分崩離析。
也唯有朱高熾寬厚仁愛的性格,才能與民休息,為後來的盛世打下堅定的基礎。
和朱瞻基前往京郊馬場的路上,陸羽在腦海裡揣度著這一切。
……
京郊馬場。
“今日秋高氣爽,朕能與諸位皇子齊聚於此,甚是欣慰……”
照例,朱棣進行簡短的開場白。
這是每年都必須進行的專案之一,在場的眾人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尤其是楊士奇和楊榮兩人全神貫注,生怕有半點遺漏。
身為朝臣,他們能有資格參加皇上的家宴,已經是莫大的殊榮,自然處處小心,生怕惹得皇上有半點不樂意。
仔細想想,公司的董事長在臺上講話,你在臺下開小差,這不是找死嗎?
對於他們的反應,陸羽表示很能理解,都是在官場混跡多年的老油條,楊士奇和楊榮的城府之深,饒是太子朱高熾也萬萬不能及。
“這可是皇室的私宴,這傢伙何德何能,他怎麼有資格來這裡?”朱高煦眉頭皺起,不滿道。
陸羽一不是權臣,二不是皇室成員,能來參加這場宴會,還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老二,陸羽現在可是父皇眼中的紅人,揪出劉貴妃,勘破檀香如意案,直接讓他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直線上升,能來參加這場家宴,有什麼好稀奇的?”朱高燧癟嘴,一臉的無奈。
他當然也看陸羽不順眼,畢竟,沒少在陸羽手中吃虧,但誰讓父皇看好陸羽呢,按理說,這種級別的宴會,陸羽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資格參加的,但父皇還是破格邀請陸羽了。
這還不夠明顯嗎?
要是朱棣哪天非要認陸羽當乾兒子,朱高燧都不會感到絲毫震驚。
當然了,你也可以將這理解為提醒,陸羽是朕看好的人,朱高燧和朱高煦,如果你們還能看清形勢的話,最好老實一點,別找陸羽的麻煩。
正因能看出父皇的這層意圖,朱高煦才更加感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