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荊棘扔在地上後,朱棣悠閒地坐在椅子上,不再說話,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彷彿在等待著什麼。
朱高煦和朱高燧面面相覷,不知道父皇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是讓他負荊請罪?
朱高煦的腦袋裡,莫名其妙地冒出這麼個古怪的想法。
但以他對父皇的理解,父皇這麼做,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不禁感到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與他們兩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旁的朱高熾,看出了門道,思索了一小會兒,他一咬牙,似乎是下定了決心,出人意料地伸出雙臂,猛地將靜置在地上的荊棘抓住。
荊棘表面佈滿鋒利的倒刺,狠狠刺入朱高熾柔嫩的手掌,霎時間血流不止,殷紅的血液沿著手臂流淌,將地面染紅。
“父皇,老二不能死,您遠征蒙古,需要得力干將,沒有人比老二更適合,不能因為我一個人,耽誤了整個國家,個人事小,國家事大,還望您能三思。”朱高熾誠懇道。
朱高煦微微有些動容,朱高熾的這番話,觸動了他的神經,讓他不禁想起,他和老大除了是政.治上對手外,還有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
短暫的沉寂後,朱棣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
“說的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老二你聽好了,今天是老大舍了命,才保全了你,這份恩情,你要銘記於心。”頓了一頓,他繼續道:“我給你三天時間,找到丟失的檀香如意,並將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調查清楚,朕就恕你無罪。”
留下這句話,朱棣轉身離開。
長出一口氣,劫後餘生的慶幸感瀰漫在心頭,朱高煦癱坐在地上,前後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對於他而言,簡直比半輩子還要長。
不管怎麼說,多虧了朱高熾,否則,這件事絕對沒有緩和的餘地,真是不敢想象,平日裡性格軟弱的老大,竟也有如此剛強的一面,不單是朱高煦,饒是朱高燧都刮目相看。
鬆開荊棘,看著手掌滿是肉眼可見的血窟窿,朱高熾忍不住咂舌,他之所以這麼做,不但是在幫朱高煦,其實也是在幫他自己。
要知道,朱棣的皇位本就不是正統繼承的,名不正言不順,儘管畏懼皇權,沒人敢反抗,但他這輩子,都無法擺脫弒侄的罪名,正因為手上沾了親人的血,所以他就更怕自己的後代,會重複犯下他曾經犯過的錯誤。
雖然表面上看,此次事件朱棣針對的物件是朱高煦,但事實上,朱高熾也在考驗的範疇,如果他選擇熟視無睹,任由朱棣將朱高煦處死,那麼等待他的,也只有死路一條,當然了,朱高燧也別想坐收漁人之利。
正因為看穿了這點,朱高熾才會拼死保護朱高煦周全,畢竟,按照朱棣的觀念,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骨肉相殘。
“老二,父皇給你三天期限,還希望你能抓緊時間,如果到期仍找不到檀香如意,料想父皇肯定不會輕饒你,希望你好自為之。”
朱高熾提醒道,說完這句話,他徑直離開。
……
身為漢王,朱高煦手下的能人不在少數,但對於皇宮失竊案件,卻毫無頭緒,現場根本無跡可尋。
從現有的情況看,根本不可能是外人所為,哪怕是再恐怖的高手,秘密潛入皇宮,也休想做到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