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元稹〔唐代〕
……
白復率領水師大破劉展叛軍、敗倭寇、平江淮,訊息傳到長安,百姓們奔走相告,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五姓七望家族的子弟則鬱悶不已,因為這代表著白復很快就會班師回京,鮮衣怒馬、飛鷹走狗的日子即將不在。
這些世家子弟紛紛收斂飛揚跋扈的姿態,低調行事。
與民間歡歌笑語、世家閉門謝客不同,大明宮始終一言不發、對這場勝利不置可否,讓滿朝文武不得不去猜測肅宗的心思。
刑部尚書顏真卿、戶部尚書劉晏等人紛紛上書,要求朝廷嘉獎白復等平叛將領,這些奏摺被中書省壓了下來,不予轉呈。
於此同時,彈劾白復剋扣軍餉、誇大戰果的奏摺如雪片般湧入朝堂……
閱歷豐富的老臣從這些蛛絲馬跡中看出一些端倪,也不忙著表態,靜觀事態的演變。
江淮戰亂時,朝野內外尚能團結一心、同仇敵愾,一旦危機解除,人性複雜幽微的一面馬上體現出來。
……
這日,大明宮命婦院內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張皇后召集十數名五姓七望的女眷,合繡一幅江山錦繡圖,作為肅宗壽誕之禮。青鸞公主、王星沉、崔荀煙等世家嫡女悉數到場。
繡工完成後,張皇后在集賢殿設宴,款待眾人。
酒席宴上,梨園樂師舞娘,載歌載舞。
銅鈸、大鼓與西域樂器箜篌、篳篥組合起來,奏起了歡快的龜茲樂,演繹出遼闊的塞外風光。
一曲結束,在鍾編的帶領下,磬、笙、竹笛、古箏、琵琶合鳴,好一個煙雨江南。
一曲一景,如夢如幻。
……
女眷們興致高漲,歡笑不斷,侍女託著食盤和酒壺在酒席間穿梭。紅燜鹿肉、炭燒獐肉……一鼎鼎山珍海味被端上桌,鮮甜可口、香氣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