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曜憤然,道:“自然是魚朝恩來背。他不是觀軍容使,統御諸軍嗎?他不背,誰來背?”
郭子儀搖搖頭,道:“魚朝恩是天子跟前的紅人,奉旨行事,代表陛下。讓他背,就是讓陛下背。”
郭曜冷哼一聲,道:“天子任用閹人鉗制諸軍,縱容世家子弟冒領軍功時,就該想到惡果。”
郭子儀臉色一變,做出一個噤聲的手勢。
郭子儀環顧四周,悄聲道:“隔牆有耳,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以後切不可再說。
陛下之所以創設觀軍容使一職,就是擔心我們這些節度使成為安祿山第二,驕兵悍將,不受節制。
朔方軍乃是天下精銳,為父執掌數萬鐵騎,功高震主,一直誠惶誠恐,惴惴不安。
本來我還在猶豫,今日聽你一番言語,更堅定我的判斷。
鄴城慘敗的責任,必須由我來擔。”
郭曜大急,道:“就算陛下盛怒,將我們父子免職,大不了棄官不做。
可父親怎能主動認錯,承擔這不白之冤,被天下人謾罵?!
為魚朝恩這種宦官做替罪羊,爹爹不覺得憋屈嗎?”
郭子儀淡淡一笑,道:“曜兒,為父平日常讓你多讀老莊之書,看來你還是沒讀透啊!
受不得委屈,成不了大事!
鄴城之戰,是非對錯,陛下早已心知肚明。
戰敗之責,倘若由魚朝恩承擔,即令天子蒙羞。陛下一口惡氣出不來,日後定會在其他事情上發難。屆時,就是我郭氏一門的滅頂之災。
今日,我們主動將此責攬在身上,為陛下分憂,方為上策。丟官免職免不了,但能保全一家性命。留得青山在,或許還能東山再起。
就算從此致仕,隱逸林泉,也無妨,樂得逍遙自在。
公道自在人心,功過還看千秋,我們又何必拘泥於世人一時的評價呢。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當夜,大帳燭火,徹夜不眠。
數日後,郭子儀的奏報,十里加急送至朝廷。
令滿朝文武頗為意外的是,針對魚朝恩不實的指控,郭子儀並未反駁,願意對此承擔責任,由朝廷按軍法處置,絕無異議。
……
肅宗看完郭子儀的奏摺,長舒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