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有道走到寧不器的身前,微微行了一禮:“王爺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鼓勵商業的法子推行得當的話,那一定會削弱六國的實力,王爺需要我們六部如何配合?”
“伯父,我與子初是朋友,所以不必這麼客氣,子初是個好姑娘……”寧不器微微一笑,雙手攤了攤,卻是沒有再說下去。
樓有道一怔,目光中散著幾分的異樣,低聲道:“子初一直不在府上住著,畢竟她都已經二十多了,還沒許人,卻偏偏她的性子倔強,不願意聽人嘮叨,這才搬了出去,只是她比王爺要大幾歲,恐怕……”
“伯父,我就喜歡大幾歲的女人,只要伯父不反對的話……”寧不器低低道。
這些話他不可能去和樓子初說,一旦提個頭,樓子初那一定會反對,而且是毫無理由地強烈反對,她總是覺得她是長輩,所以由樓有道入手,這事就容易多了。
樓有道的面色一怔:“婚姻大事,自當是父母之命,王爺若是願意,下官就讓子初她娘去勸勸她。”
“伯父千萬不要,這事交給我來處理就行了,只要你同意就好,子初這個人臉皮薄,始終拿著我當小輩來看,所以如果逼得太緊,我擔心她會有牴觸情緒。”
寧不器擺了擺手,樓有道鬆了一口氣道:“那一切就交給王爺了,王爺若是得閒,隨時來府上坐坐,日後成為一家人那更是美談。”
“王爺,這鼓勵商業之法當真是天才,需要我們工部如何配合,還請直言!”一名四十幾歲的男子走了過來,身形高大,陽剛至極。
大唐文官沒有長得醜的,雖然不能說每個人都是美男子,但也至少是在水準之上。
工部尚書武正陽是真正的務實派,為官清廉,性格開朗,人脈極廣,寧不器看著他微微一笑,餘下來的四位尚書都在此時圍了過來。
寧不器輕輕道:“六位大人,要想吸引到六國的商人來大唐行商,最好的方式就是減稅,只不過這牽扯著國庫收入,所以行不通,那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那就是提高商人的地位,保證他們的安全!第一步我們要先發告示,凡是運送貨物至大唐行商的商人,將由大唐軍隊護送,不必擔心流民、匪寇!”
“此計甚好!只是我們計程車兵來護送商隊,那如何守衛邊境?”一名六十幾歲的男子說道,這是兵部尚書衛思哲。
寧不器點頭道:“所以我們只抽調出三千名士兵即可,專門成立一個護商軍,商隊在大唐境內行商,不可能遇到大規模的敵兵,所防的只是一些匪寇而已,有千人足矣。
那些大的商隊從護商軍中抽出百人就好,小的商隊抽十數人也成,等到了城池附近,就交由城防司計程車兵們協助。
告示之中也要加一條,若是商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可以直接到京城來告狀,就由六部親自處理,六部若是處理不好,那就由我來處理。
這第一步先做好,至於後面的幾步,我們會在隨後推行,幾位大人辛苦了,我會成立一個新的衙門,就叫商業部吧,只針對行商,到時候幾位大人每隔五日過來碰一下面就好。”
“王爺英名!”六人同時行了一禮,接著轉身離去,只是一個個的目光中透著說不出來的明亮。
寧不器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走了出去,一路上不斷和朝臣們打著招呼。
大殿之前,陽光籠著,照著高高的石階,寧不器垂眉看了一眼,慢慢朝下走去,一邊走一邊想著,他讓樓子初找的工匠到現在還沒有動靜,不如找高正陽來處理,工部從來都不會缺了頂尖的工匠。
緊走幾步,寧不器追上了高正陽,和他說了說情況,他想要的是製作炭筆的工匠,還有就是制醋和造紙。
造紙是這兩天寧不器才決定要做的事,雖然這個想法已經有了五年之久,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就沒有一天不想著造紙,這兒沒有衛生紙,所以不管是做什麼都極為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