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之前的羊城沒有留得住頂尖人才的“土壤”。
敢為公司的出現讓一號看到了曙光。
......
“張宇這個混蛋!”
A公司董事長辦公室,馬總在辦公室裡面不停的咒罵著張宇。
當初張宇堅決要A公司拿雲端計算技術來換短影片資源的時候,馬總的心裡就百般不願意。
要知道雲端計算在馬總的心裡,已經不是一個賺錢的技術這麼簡單了,他已經把這個雲端計算當成了他的孩子一樣。
要知道雲端計算技術是在A公司最艱難的那幾年誕生的,而那個時候A公司有多艱難,也只有馬總心裡清楚。
當時很多人都勸馬總放棄這個雲端計算專案,可是馬總沒有這樣做,因為他覺得,如果A公司想要走的更遠,那雲端計算技術就必不可少。
在A公司還沒有開始研發雲端計算的時候,由於不斷提高的使用者數量,A公司在購買伺服器方面的投入費用越來越多。
同時還有一個可怕的情況就是,國內的那些網際網路公司知道A公司對於伺服器的依賴之後,居然開始企圖要透過這件事情來控制A公司。
也是那個時候,馬總就知道,A公司要想徹底的解決伺服器的問題,雲端計算就是必然的選擇。
在國內沒有任何公司看好雲端計算的時候,馬總毅然的選擇了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前前後後花了近十年的時間,雲端計算才從理論變成現實,然後一步步實驗,最後達到穩定執行,達到用於商用的水準。
可是張宇居然就這樣把雲端計算技術貢獻了出來。
當初張宇強硬索求雲端計算技術的時候,馬總的心裡就感到了很奇怪。
要知道如果是敢為公司需要雲端計算技術,那張宇完全可以從A公司這裡購買雲端計算服務。
要知道馬總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雲端計算技術收起來只給A公司使用。
一項技術從無到有的過程,可能只有一個人在一直堅持。
可是一旦某項技術面世,那後面將會有更多人研發出相似的技術。
馬總也希望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和心血研發出來的雲端計算技術可以幫A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馬總已經打定了注意,如果這兩年雲端計算技術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的話,A公司就會向社會推出雲端計算服務。
到了那個時候,很多剛創業的公司和政府事業單位都不用購買昂貴的伺服器,當他們需要這個功能的時候,直接給A公司一筆費用,就可以透過雲端享受到和伺服器同樣的功能。
馬總這個時候總算明白當初為什麼張宇的態度這麼強硬了。
當時馬總還在納悶,敢為公司都沒有云計算方面的研發人員,就算他把雲端計算的技術給了敢為公司,對方又不能用,還不如從A公司購買雲端計算服務來的實在。
現在看來,張宇當初要雲端計算服務就是為了現在。
馬總看到新聞說敢為公司出5個研究人員,B公司出100個研究人員組成薪火研究所的時候,馬總就猜到了張宇的目的是什麼。
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