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60 再出發 (2 / 2)

娜塔莎也明顯比一個多月前回國時要開心許多。兩個人在飛機上一路嘰嘰喳喳,卿卿我我,吃零食喝飲料,讀雜誌看電影,興奮的連眼都沒合。

熬過七個多小時的漫長旅程,飛機終於降落在了莫斯科。二人隨著大群旅客緩緩走向海關口岸,娜塔莎先透過了邊檢。

“去找行李吧。”胡易衝她揮了揮手,轉頭將自己的護照遞進視窗。

一個臉若冰霜的女工作人員抬頭瞅瞅他,垂下眼皮翻開他的護照掃了一眼:“來俄羅斯干什麼?”

“工作。”

“邀請函呢?”

“給您。”

冷麵女接過邀請函皺眉看看,伸手關掉擴音器,轉頭將一個面相寒酸的男工作人員喊進她值班的玻璃小房子。

兩人嘴巴動了幾下,冷麵女將胡易的證件交給寒酸男,又重新開啟了擴音器:“你,跟他走。”

“我?為什麼?”胡易腦子一懵,自己曾經多次出入這座機場的海關,從沒遭到過這種待遇。”

“去了就知道了,快走。”冷麵女不耐煩的看向他身後:“下一個!”

胡易心頭一陣不爽,但眼見拿著自己證件的寒酸男已經走遠,忙按下罵孃的衝動跟了過去。

寒酸男一直將胡易領到大廳的角落,牆邊已經站了六七個人。胡易一看他們的穿著模樣,心中便已明白了幾分。

莫斯科常年居住著數量龐大的外國人,海關清楚每個入境者的身份,自然也會見人下菜碟。

在這裡,學生身份算的上是普通外國人的一道護身符,只要自己別亂搞事情,通常不會受到各類執法人員的過分刁難。

究其原因,首先是俄國人傳統觀念裡習慣於尊重知識分子;其次是學生能夠用俄語溝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還有就是大部分學生們口袋裡沒多少錢。

所以刁難學生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不但撈不到多少油水,反而可能會被舉報,給自己惹來麻煩。

胡易此前入境是持學生簽證,每次都很順利,最多被扣下一兩包不合規定的食品。而現在他失去了學生身份,如果是為大企業或科研文教機構工作還好,偏偏付嘉輝幫他辦理的是一家不知名小公司的工作邀請,因此在海關人員眼中就被打上了與學生截然相反的標籤:沒受過教育、不會說俄語、有油水可刮。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