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長不耐煩的抿了抿嘴,李寶慶一臉誠懇的央求道:“您給我個機會試一下吧,就剛才單子裡那幾道菜——除了麻婆豆腐——只要有一道您覺得不好吃,我馬上走人!”
廚師長抬腕看看錶,稍稍猶豫了一下,大概是覺得在這裡招到滿意的中餐廚師的確有難度,眼前這小夥雖然不太靠譜,但相應的薪水也不會太高,於是勉強點了點頭:“也好,你就來試一下吧。”
李寶慶大喜,連忙起身道謝。廚師長將他帶到後廚,指著最外面一個灶臺道:“就在那裡吧。菜有洗好的,但還沒切。旁邊有調料架,你隨便用好了。”
大師傅炒菜與家庭烹飪不同,通常來說不會拿著瓶瓶罐罐的調料直接向鍋裡傾倒,而是將各種常用調料分別裝在闊口容器中,炒菜時透過炒勺取用,既方便快捷又易於掌握分量。
李寶慶興沖沖的在爐灶邊收拾了一番,隨手將一個調料架拉到自己身邊。轉身正要去切菜,發現身後不遠處稀稀拉拉站了四五個人,原來是剛才在餐廳裡休息的工作人員跟過來看熱鬧。再看廚師長時,就見他一臉冷漠的盯著自己身旁的調料架,似乎相當不以為然。
“廚師長,請問有什麼問題嗎?”李寶慶一臉誠懇的請教道:“我經驗不多,如果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請您一定指出。”
“老哥,你這調料架子擺的不地道啊。”一個瘦溜溜的小夥子替廚師長答道:“粉料應該往外擺,汁兒料靠裡,你擺反了。”
與大部分人的直覺習慣不同,專業廚師的調料架一般會將醬油、醋等醬汁類調料擺放在靠近自己一側;鹽、味精等乾粉類調料擺在遠端。
之所以這樣排列,是因為常用粉料灑落到汁料中不會對其原有的味道產生影響,而汁料一旦滴落進粉料中就很難處理,尤其是白醋之類的無色調料,滴入之後難以及時察覺,廢了一整罐調料還是小事,若是使菜品因此變了味道,輕則讓客人心生不滿,重則壞了飯店的名聲。
李寶慶以前在黃海見過大師傅使用調料架,但從未注意到這個細節,聽小夥子這麼一說,也不明白到底有什麼講究,只得訕訕的依言調整了調料位置,然後像個犯了錯的小學生似的愣愣站在原地偷眼看著廚師長。
廚師長面無表情的抬抬下巴:“繼續。”李寶慶鬆了口氣,拿起幾個西紅柿走到砧板旁,決定先做一道西紅柿炒雞蛋來挽回剛才“別放醬油”四個字帶來的惡劣影響。
他這邊切完西紅柿,那邊已經有人幫忙打好了蛋液。李寶慶站在灶臺旁鎮定了一下情緒,開火、熱油、炒蛋,最後將西紅柿盡數倒入鍋中。
西紅柿和雞蛋紅黃相間,色澤鮮亮,李寶慶輕舒一口氣,感覺火候掌握的還算不錯。剛才那瘦小夥似乎是要故意考他一下,冷不丁喊道:“來個大翻勺!”
“哎!好嘞!”李寶慶隨口答應,腦子裡一片空白。“大翻勺”這個詞兒他聽著有點耳熟,但卻懵懂不明其意。
不過現在是關鍵時刻,絕對不能露怯。李寶慶稍一猶豫,舉起菜勺使勁甩了甩,手腕輕輕一送,雜耍似的用力拋向空中。那把大菜勺在天上翻著跟頭轉了幾圈,向前後上下甩出數點湯汁,然後穩穩落回到李寶慶手中。
這一拋純屬即興發揮,李寶慶以前從未嘗試過,沒想到居然一次成功,不由得大為得意。殊不知“大翻勺”是一句烹飪專業術語,廚師們習慣將炒菜的圓底鐵鍋稱為炒勺,所以“勺”在這裡指的並非翻炒用的勺子,而是炒鍋。
而“翻勺”也就是普通人所說的掂鍋,是專業廚師必修的基本功。“大翻勺”則是其中難度最高的一種,意為廚師單手持鍋將菜餚拋至空中,使其整體翻轉一百八十度,再穩穩接入鍋裡的一整套動作,多用於湯汁偏粘稠、需要保持原材料完整形狀、不宜過度翻炒的扒、燒等烹製過程中。
身後爆發出一陣大笑,瘦小夥更是樂的直不起腰,扶著桌子喘息道:“耍呢大哥?讓你翻炒勺,不是菜勺!你可真能發明創造,這也是藍翔技校教的?”
李寶慶馬上領悟了大翻勺的意思,可惜為時已晚,一時間羞愧難當,忙轉頭道:“哦!哦!大翻勺,我知道!剛才是熱身,呵呵,準備動作。”
說著他扭回頭緊閉雙眼,將自己看到過的翻勺動作在腦海中飛快過了一遍,迅速推測出其中的動作要領,然後把心一橫,將手中的炒鍋向前輕輕一推,接著向上用力一挑,口中低喝一聲:“嘿!”
烹飪是一項極其重視經驗與實踐的工作,廚師靠的是熟能生巧,大翻勺這種全憑巧勁的動作更是需要長期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李寶慶連嘗試都未曾嘗試過,此刻信手翻來,力道過於剛猛,結果可想而知。
隨著幾聲驚呼,大半鍋黃澄澄的雞蛋和紅豔豔的西紅柿像禮炮一樣射向半空,又似天女散花般混在湯汁間灑落下來。饒是李寶慶躲的及時,還是有不少紅黃之物落到了肩頭,燙的他活蹦亂跳,吱哇亂叫,趕緊扔下炒鍋脫掉了上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