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廖凡民的江湖>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認差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認差距 (2 / 2)

“哦,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對了,我正想問問你這次出來考察的感受,簡單說說。”

廖凡民倒也沒有客套,在劉方勝省長身邊時間長了,他知道劉方勝省長的脾氣。

“我感覺美國和澳大利亞目前比國內還是要強一些,不管是工業、農業還是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考察的時間不長,按說我不應該得出來這樣的結論,但是從眾多留學生的選擇來看,在國外還是有更多的展現自身能力的機會,更加關鍵的一點,歐美髮達國家,已經有了上百年的發展歷史,我們國家發展的時間不夠。。。”

劉方勝的神色頗為嚴肅,看著廖凡民,沒有開口說話。

“不過我想到這些年的發展,我覺得國家這些年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其實外出考察之前,我也聽說了不少關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議論,也查閱了一些資料,記得四年前,我聽到曹廳長說過美國的情況,出發之前我也詳細問了,本次考察,我用自己的視野觀察了美國,四年之前的美國,和現在的美國差不多,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國內就不一樣了,每年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這種變化持續發展下去,那麼國內與歐美髮達國家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我認為承認差距、吸取經驗、為我所用、迎頭趕上就最好的考察體驗。”

。。。

劉方勝省長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好,很不錯,小廖,想不到你有這樣的感受,有些人出國考察,看到的全部都是外面的繁華,轉而羨慕,認為國內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來是讓他們感受外面的發展速度,回去之後更好的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卻不想讓他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這違背了考察的初衷,你還年輕,能夠在短短二十多天的考察之中,產生如此的想法,我很欣慰。”

回國的時間到了。

離開酒店的時候,看著不少人大包小包帶著不少的東西,廖凡民有些無奈,不能怪人家到國外來了之後大肆的購買東西,只能怪國內的生產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質量有差距,趕不上人家生產的商品。

差距到處都存在,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還真的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

廖凡民隱隱記得,在若干年之後,官場上專門清理裸官,不少的官員將家屬和子女送到國外學習和定居,就是自己留在國內,恐怕就有這樣的想法在裡面。

重生的廖凡民,倒是不會說什麼大道理,不過他有一個質樸的感覺,不管外面多好,你去了之後都是客人,回家之後才有主人的感覺。

這個理解不一定正確,但卻是廖凡民真實的感受。

廖凡民也買了一些東西,其中包括給沈亞玲和廖凡瑤購買的化妝品,包括給廖澤熙、徐文清和沈祖康購買的衣服、鞋子和保健品,還有給廖凡玲等購買的小禮物等等,東西不是很多,都裝在皮箱裡面。

購買這些東西,價格的確比國內購買便宜,這讓廖凡民想到了TO,想到了關稅。

酒店專門聯絡了車輛,送眾人到機場去。

上車之前,酒店的經理在劉方勝省長面前說了一些話,還伸出了大拇指。

廖凡民在劉方勝身邊的旁邊,聽翻譯說了,酒店經理對於他們有很好的認識,每天酒店房間裡面都收拾的很乾淨,垃圾也裝的很整齊,和以前不一樣。

這讓廖凡民有些臉紅,隨著經濟的發展,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有些人還是習慣在國內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素質,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等等現象到處都有,在外面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記得網路媒體有很多這樣的報道,讓國內的人感覺到丟臉。

不過廖凡民倒是有底氣,他知道十多年之後的情形,慢慢來,十多年之後,一切都會發生改變。

飛機在北京國際機場降落。

走出飛機的剎那,一種熟悉的感覺襲來,儘管時差讓人感覺到難受,但廖凡民情緒昂,覺得自己回家了。

如果沒有重生,廖凡民相信自己一定會迫不及待的選擇出國,到國外去奮鬥,去享受美好的物質生活,他會和很多人一樣,看不慣國內的很多現象和事情,認為民主的美國是最好的選擇,可現在不一樣,每個人的認識都是隨著年齡增長沉澱下來的,有些東西一旦融進血液裡面,無論如何也抹不去了。

中國情,中國心,這就是廖凡民骨子裡的情節。

這是紮根在內心的東西,廖凡民不會輕易表露出來,大學四年的生活,參加工作五年時間的感受,再次扞實了廖凡民的認識。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廖凡民認可程雅惠的選擇,不會強迫其改變選擇,諸多留學生選擇在國外工作和生活,這是一個時代的烙印,社會的浮躁,信仰的缺失,必定會產生一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總會慢慢解決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