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決定到民惠物流公司去上班,這出乎了廖凡民的預料,在他看來,民惠物流公司說到底就是送快遞的,除開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需要較高的文化素質,需要熟悉公司的運作以及流程等事宜,其餘的就是需要不錯的身體,能夠迅速將郵件送達客戶手中就可以了。
民惠物流公司和亞華房地產公司需要人才,如果能夠從南華大學應屆畢業生之中招徠一部分的人才,對於公司未來發展肯定有好處,法律、金融、工商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素質是很不錯的,進入公司之後,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適應,這些人如果能夠沉下來,能夠留在公司,等於是為公司的騰飛安裝了翅膀。
廖凡民的心還沒有那麼大,自己的兩家公司從南華大學招募畢業生有難度,要知道南華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名列985大學之列,應屆畢業生的眼光都很高,要麼選擇進入國家機關工作,要麼選擇進入國企工作,要麼選擇進入外企或者合資企業工作,很少會有人選擇進入民營企業工作。
王智的選擇,給與了廖凡民一定的提醒,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如果能夠從南華大學招募一部分的畢業生進入到兩家企業,至少能夠提升企業的知名度,這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是非常關鍵的。
巧的是,廖凡民的運氣不錯。
普通高校並軌制改革的不徹底,讓南華大學的招聘會充斥了太多其他的東西,國家機關和國營企業招募應屆畢業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完全看個人的能力如何,畢業生背後的很多東西,成為了最為關鍵的因素,這對於不少的畢業生來說,打擊還是不小的。
想想也是,同在一所大學讀書,同在一個專業,那些平時混日子打遊戲,考試想盡辦法抄的畢業生,能夠找到很不錯的工作單位,一些學習成績優秀、出身平凡的畢業生,卻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單位,特別是家在農村的那一部分畢業生,很多人到了南華大學之後,刻苦讀書,就是想著畢業之後能夠進入好的單位工作,卻不能夠如願以償。
這些人是廖凡民爭取的目標。
民惠物流公司與亞華房地產公司的規模都在不斷擴充套件的過程之中,特別是民惠物流公司,因為規模的快速擴充,高層管理人員已經感覺到緊張,當初黃延平出任公司的副經理,分管財務這一塊,就很大程度減輕了劉士階的負擔,黃延平離職之後,劉士階已經多次說吃不消了,需要招募一定的管理人員了。
高薪招聘高層管理人員的舉措,廖凡民是不會採納的,那些所謂成熟的管理人員,大都是有著豐富閱歷的,他們進入公司之後,的確能夠馬上發揮作用,但高薪聘請的同時,意味著公司的開銷將要大幅度的增加,而且這些人大多對公司沒有什麼歸屬的心理,他們想到的是完成本職工作,不會過多的關心公司的運轉情況,更不會想著出謀劃策。
招聘應屆畢業生就不一樣了,他們年輕熱情,工作幹勁足,關心公司大大小小的事物,願意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唯一缺乏的是經驗。
經驗是一步步培養起來的,沒有誰生來就能夠很好的做事情。
南華大學招聘會結束了,儘管學校一再宣稱招聘的情況很不錯,可廖凡民和賈天星等人都清楚,這次招聘會的效果很不好,國家機關來招聘基本是走過場,人員早就內定了,到時候的考試也是糊弄人,國營企業招聘的管理人員有限,數量不是很多,而且國營企業還處於改制的過程之中,能夠吸納的畢業生就更加有限了。
至於說到學校來招聘畢業生的民營企業,有些廖凡民看著都覺得寒心,工資不高、沒有任何的發展前途,就說王智準備應聘的那家所謂的從事園林開發的企業,廖凡民詢問之後才知道,這就是一家在市內種樹、綠化草坪的企業。
來到南華市招聘的絕大部分民營企業,壓根比不上廖凡民麾下的兩家公司。
廖凡民有些後悔,早知道是這樣的情況,膽子大一些,讓民惠物流公司和飛亞房地產公司到南華大些來招聘應屆畢業生,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
沈亞玲帶著馬豔紅找到廖凡民的時候,廖凡民有些發懵。
馬豔紅已經決定回到老家去工作,而且是進入報社工作,事業編制。來找自己幹什麼。
“廖凡民,馬豔紅不想回老家去工作,聽說王智準備進入民惠物流公司去工作,馬豔紅也想留在南華市工作,你這個大老闆,給馬豔紅在公司裡面找個職位,怎麼樣。”
廖凡民擺擺手。
“別開玩笑,馬豔紅是新聞系的高材生,進入報社工作,前途無限光明,進入企業幹什麼啊,王智早就不想回老家去工作,招聘會上面找的單位不滿意,所以才進入民惠物流公司的。。。”
“廖凡民,我真的想留在南華市,老家的工作是家裡幫著安排的,我不想回去。”
“馬豔紅,你不想回家去工作,也要給父母說說啊,招聘會你都沒有參加。”
“我怎麼沒有參加啊,轉悠了足足三天的時間,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單位。”
廖凡民看著沈亞玲臉上若有若無的笑容,忽然覺得馬豔紅是受到了沈亞玲的忽悠。
馬豔紅和沈亞玲的老家都在江浙一帶,畢業之際,沈亞玲留在了南華市工作,馬豔紅卻打算回老家去,不管是出於哪個方面考慮,沈亞玲都希望馬豔紅能夠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