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引起共鳴的讚歌。
在獻給信仰之主的時候,是否也還是會讓人感到有所缺憾呢?
答桉是肯定的。
這或許是《星之匙》寫到這裡,最讓我遺憾的事情。
可惜,這已經是現在的我能夠寫出來的最棒的作品了。
感慨完之後進行分不同方面的技術和寫作總結。
(長文總結預警,將近萬字。如果需要看和番外有關的資訊直接翻到最後就好。)
1.本書主題/本卷主題
——“黑暗來臨時,仍要銘記手中名為‘希望’的鑰匙。”
這是第五卷的主題,也是本書的主題。
之前談到過,這是“星之匙”的我流解釋。也是我對於克來恩之所以能夠從沉眠之中甦醒的一種主觀的臆想。
這本書也是圍繞著這一點進行的構思。
蘇遠寧帶著不讓克來恩太過孤獨的使命誕生。所以,他在故事開始之前,就有著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象徵。
“他是一束光。”
一束讓克來恩不再孤獨的光。
一束將克來恩帶出黑暗的光。
他本身的意義就是“星之匙”。
(所以,蘇遠寧最初會進入灰霧見到周明瑞,最終會進入愚者的夢境,都是在角色誕生之初就決定好的。)
當然,作為亞伯拉罕。
尹格納·亞伯拉罕同學,也是亞伯拉罕家族的光。
他同樣肩負著讓亞伯拉罕榮光重鑄,禍患消弭的責任。
所以,他也是亞伯拉罕家族的一束“光”。
(因此,亞伯拉罕家族所埋藏的隱患成為了本書唯一的核心二設。)
但是,想要成為周明瑞的光,亞伯拉罕的光可不那麼容易。
因為,只有在黑暗中,才能夠顯示出光芒的珍惜和可貴。
所以,蘇遠寧這個角色從誕生之初,也註定了必定會遭受“苦難”,必定會在黑暗中前行。
無論他願不願意(笑)。
關於主題的表現,第一卷因為相關的能力不太成熟,暫且不表。
但是在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和第五卷我認為我在表現“光”這一點,也還算做的不錯。
每一卷的主題都圍繞著“星之匙”,和人物設計方面有可圈可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