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反法同盟那面都已經得到訊息,召開內閣會議,我要讓陸軍部給卡爾傳達命令,中路軍和南路軍朝奧地利軍隊駐守的防線強攻!”
“是,陛下,您的意志將會得到徹底貫徹!”
…………
1800年春,得到命令的卡爾下達了春季總攻命令。
南路軍朝著蒂羅爾地區發起猛攻,這裡的奧地利守軍相對來說少一些。
卡爾親自帶領的中路軍主力,則朝著維也納方向猛攻,北路軍則負責牽制普魯士王國主力為首的同盟軍。
弗朗茨一世還沒有從維也納首都淪陷的痛苦中緩過勁來,就收到來自前線的噩耗。
依託層層防禦工事駐守的奧地利兵團,彷彿洩了氣的皮球一般,在法軍的猛攻下迅速土崩瓦解,以一天丟掉一個防線的速度,導致整個戰線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崩塌。
最終,甚至形成了席捲潮流,超過十位奧地利將軍戰死沙場,超過三十多位奧地利將軍臨陣脫逃!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奧地利帝國相繼失去了維也納西部和西南部所有的領土!
數十萬奧地利軍隊不是被俘虜就是戰敗逃跑。
弗朗茨一世被迫逃亡到匈牙利地區首府布達佩斯,並在這裡建立臨時的皇室中央政權。
普魯士王國眼瞅著奧地利軍隊雪崩,又無法突破法蘭西國防軍北路軍的攔截,連忙調遣大軍進駐富饒的波西米亞王國(奧地利帝國的直屬附庸國,也是弗朗茨一世的領土之一)。
奧地利帝國其實是一個拼湊起來的大帝國,只不過下面所有的領地和國家首領都是弗朗茨一世兼任,所以才能做到統一政權。
結果現在除了達爾馬提亞王國、匈牙利王國、加利西亞及洛多梅里亞王國、克羅埃西亞及斯洛維尼亞王國、西里西亞公國、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摩拉維亞侯國外,其他地盤不是被法軍佔領就是被盟友以戰略防守為理由進駐。
至於原本的奧地利皇室領地,則在弗朗茨一世逃離,前線大潰敗的時候,被奧地利共和國趁機吞併。
很快,法蘭西國防軍的中路主力和南路主力匯合一處,一直挺進到奧地利共和國控制區才停下腳步。
隨後,奧地利共和國的艾雷恩政府與法蘭西帝國的卡爾中將進行了密切交流。
此時的奧地利共和國中,奧地利自由黨在維也納戰役中,被艾雷恩頂在前面死傷慘重,骨幹成員十去其八九,後來艾雷恩又藉助總統權威,解除了奧地利自由黨的十人委員會,將奧地利自由黨和林登萬兄弟會以法律形式合併為一個政黨。
艾雷恩將其稱之為林登萬自由黨。
而奧地利共和國的陸軍則被稱呼為林登萬自由軍團。
當然,這都是過渡的稱呼,等到戰爭結束後,或許還會有所更改。
革命黨取得政權,肯定要轉正洗脫身上的泥腿子味道。
艾雷恩就是在大權獨掌的時候,帶領奧地利共和國與卡爾談判,所以雙方會談的十分融洽。
畢竟艾雷恩也是李維的自己人。
不出意外的,艾雷恩政府代表奧地利共和國,承認了法軍所有佔領的地盤歸屬於法蘭西帝國,換取與法蘭西帝國的和平以及軍事同盟!
不錯,艾雷恩政府將奧地利共和國拉上法蘭西帝國的戰車!
就此,原本的奧地利帝國一分為二,弗朗茨一世在布達佩斯收攏潰兵,重整軍隊,打算保衛剩餘的領土,重奪維也納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