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環繞的連山鎮,因為三山學堂和江福寶的醫館而越發的出名,牙行的牙人自打過完年以來,成天忙的團團轉,不是外地人要來買宅子鋪子,就是要租宅子租鋪子。
城中原本空置已久的宅鋪全部有了新的主人。
房價都高了不少。
堪比江南城的老宅了。
甚至還有人為了賺錢,特意把自家的宅子鋪子全部賣掉,然後舉家搬回祖籍之地,賣掉的銀子,都夠他們吃喝兩輩子的了,還開什麼鋪子。
所以,連山鎮的住戶,一整個大換水。
江福寶發現生面孔多了許多。
有了新人的注入,連山鎮特別的熱鬧,別說白天了,就是天黑後,本該早就關門的鋪子,也都開著,大家都捨不得關門,誰讓街上都是人呢,關門就是擋住財神爺。
頗有點江南夜生活的感覺。
加上連山鎮本身就挺大,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個縣呢,如此熱鬧。
反倒作為主鎮的長安鎮鮮少有人去了。
江福寶的醫館關門時間也推遲了半個時辰,江家小食鋪同樣如此。
一大家子等天黑透了,才能到家,一起吃飯。
百姓堂最後的定址是在連山鎮的城外,那裡有個小山丘,被江歡愉買下,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移平了。
負責移山丘的人,都是乞丐和窮人。
有一大半人,家裡人都死光了。
他們沒有宅子,也沒有村子願意接納他們,更沒有錢,猶如蒲公英一樣,風吹到哪,他們就飄到哪,卻無法生根。
得知百姓堂願意收納他們,一個個的大老遠跑過來。
百姓堂還沒開始蓋,江歡愉乾脆把城中一個宅子拿給他們暫時住著,這宅子是張金蘭買的,暫時給她用,住到宅子裡的,每人每天只收一文錢。
有被褥還有無限供應的熱水,幫這些可憐人挺過了一個冬天。
夏季來臨,灼熱的陽光灑滿整片大地,曬得街道上的青石磚地面都發著熱氣,簡直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