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農們一聽少東家這話有幾分道理,這麼多年了,他們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南京城裡的兵出來過。
這萬一真是土匪賊寇什麼的,豈不是害了自己全家?
李之才苦言相勸,嗓子都快要喊幹了,可高牆上的那些佃農根本不為所動。
他氣血上頭,就要下達攻莊的軍令,可一個親兵連忙拉住他說道:
“將軍不可衝動啊,開弓可就沒有回頭箭了,應天府的地主豪強們不止這一家違諭反抗,將軍莫非要一家一家的攻殺過去不成?”
李之才想了想,覺得此話有理,這事確實是棘手無比啊。
陛下可是下了嚴令,一定要將應天府內的,陽奉陰違,不遵朝廷命令和對抗皇權的大戶們好好收拾一下。
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追繳賦稅錢糧的工作,根本沒有好的辦法,可以比較順利的執行下去。
讓軍隊攻莊,不過是一道軍令而已,可這後果,他根本無法想象啊。
一旦逼急了這些大戶,說不定還真敢和你冒死一拼,如果激起大規模民變,他又該如何是好,這樣的局面,也必然不是陛下想看到的。
此時的李之才,也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地,雖然他有皇帝的聖諭,可作用就猶如一張廢紙,對這些大戶毫無威懾力。
他最大的倚仗沒有了,就只剩下軍隊這一招了,可惜現在的局面和情況,軍隊只會添亂。
李之才現在總算真正的理解,陛下為何會如此強調的交待他,萬萬不可輕敵,沒有準備好不可輕易出手之類的話語。
他一直以為,這些人頂多不過富有一些而已,可沒想到膽子和勢力居然這麼大,完全不是南京城中的那些人可比的。
如果他現在就這麼退去,那他的名聲必然遭受嚴重的打擊,不止這些大戶會輕視鄙夷他。
恐怕連他的兵丁,也會生出質疑之心,對他兵權的掌握,肯定是有影響的。
你浩浩蕩蕩的帶著這麼多兵馬出城,還誇下海口說要帶著弟兄們去發財,結果就這?
最重要的是,那些兩眼放光,口水都流出來了的南京守備部隊不好辦啊。
大餅已經給他們畫了,如果不能夠兌現,必然也會鬧事,下一次在想調動他們辦事,也不會這麼積極用心了。
跟隨李之才時日已久的親兵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憂慮和擔心,於是在一旁開導勸諫道:
“將軍,絕不可因一時的衝動而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啊,到時南方的狼煙四起,遍地造反,陛下恐怕也遭受不住如此壓力啊!”
“不如還是暫且回去,派快馬北上,請示陛下之後再依照諭令進行下一步計劃吧!”
“陛下據此數千裡之遠,對時局的變化必然不能及時知曉,依屬下之見,還是先將情況詳細彙報的為好!”
李之才聽完也深以為然,當即放下面子,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並在同時,派出了麾下所有的騎兵,當作傳令兵來用,下達了全面停止行動的命令。
當然,這一項命令只是針對遇到了阻礙的,那些順利的執行起追繳工作的,當然不能夠停下來。
莊園高牆上的人看見軍隊開始退去,也都開始了歡呼,他們在慶祝自己的機智和勇敢,保住了自家親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