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可以讓人更加清醒,更加冷靜,朕思考國事,也能更加精準。”
此時的朱由校,心情非常糟糕。
除了大明朝國庫收入降低外,還有一事,讓他久久不能心安。
魏忠賢的東廠,差事並沒有辦好。
山東白蓮教的首領徐鴻儒,還是沒有抓到。
儘管他給足了魏忠賢壓力,可有的事,確實是強求不來。
白蓮教在山東根深蒂固,盲目信奉的教徒不計其數。
徐鴻儒這個人向來是極為低調的,做事也是毫無破綻,官府甚至都不知道有這號人。
所以不管東廠用什麼辦法,絞盡腦汁都不能抓到其本人。
可因為他的提前準備和干預,白蓮教也並沒有像歷史上那般,在今年造反。
但此時的朱由校,也做好了在山東打仗的準備,儘管壓力巨大,可也不得不早做打算。
現在他終於是理解,為什麼萬曆皇帝會認慫了。
因為即使你貴為皇帝,坐擁天下,可也不是事事都能如你意的。
更讓人無奈的是,有些事情你明明知道,也竭盡全力的去做了,可過程和結果依然是失望。
他當年收礦稅是這樣,和文官爭權鬥法是這樣。
而現在的自己,同樣是這樣,白蓮教這個毒瘤,難道真的只能去等他主動爆發嘛?
朱由校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後,也不在繼續沒意義的糾結。
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的局面雖說對他不利,可也沒有糟糕到無法扭轉的地步。
白蓮教雖然麻煩,可他們確實是一群烏合之眾。
歷史上起義數百次,從蒙元開始、歷經大明和滿清三朝五百年,哪一次不是被剿滅了。
“王伴伴,傳旨山東布政使司,各府縣城之人,不得隨意進出,尤其是一些行僧頭陀之類的,務必嚴加管控。”
“告訴魏忠賢,凡是與白蓮教相關之人,全部捉拿,一個都不放過,到時發配到遼東或九邊去戍邊修路。”
既然抓不到徐鴻儒,那就切除他的根基和羽翼。
這樣即使他造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叛亂的規模,減輕朝廷平叛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