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正也不甘示弱,隨即附和道:
“臣附議。”
“好,朕會全力支援你二人,儘管放手去幹,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有朕來擔著。”
“那些流言蜚語,你們也不必理會,改革之事,註定是要得罪人的,可只要你二人能堅定初心,有今日之覺悟,朕不會虧待你二人。”
“至於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到底是千古罵名還是流芳百世,就看你二人的差事辦的好與不好了。”
“臣謹記陛下教誨。”
二人齊聲應道。
朱由校當即任命李中正為大同知府,孫傳庭則是頂替了王三善,為山西巡撫兼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全權負責新政的推行和落實,辦事之官吏,也可由他二人進行舉薦。
朱由校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能辦事,敢辦事,不怕得罪人,不管什麼出身,只要有本事,就可大膽任用。
二是要年輕,出身清白,最好是不受待見的寒門子弟,以及偏遠地區的官員。
這些人在朝中遭受到黨派打壓排擠,和一些大戶豪紳基本沒有什麼利益瓜葛,用起來事半功倍。
如果在實行期間,有人敢聚眾鬧事,搞所謂的民變起義之類的,阻礙新政的推行。
二人可以直接聯絡大同錦衣衛鎮撫司衙門,進行緝拿處理。
可謂是給足了權力和支援,具體之事,就看他二人如何去辦了。
不過有孫傳庭在,朱由校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這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接下來朱由校就以攤丁入畝新政的具體執行,與二人進行了著重全面的詳談。
這可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不管大小事都是馬虎不得的。
只有大同的改革成效出來了,朱由校才能有底氣去說服朝臣,這也是在積累經驗。
畢竟現在不過是一府之地而已,以後可是要推行全國的,要趁此機會好好培養出一批可真正推進改革的酷吏精英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