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武陣斬楊俊之功,朱由校也沒有立刻賞賜,等戰事徹底完了之後,再統一論功行賞。
而且斬將之功可是很大的,對於普通將領和士卒來說,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自己的親衛將領立下這樣的戰功,要表彰獎賞也還是要正式一些的。
朱由校這邊算是有驚無險,正面戰場的局勢也還在他的預料之中。
楊洪所率的大同邊軍臨陣倒戈,徹底斷了他所有的希望。
即使許多的人還處在觀望或懵逼狀態,可袁彬還是號召了兩千多名士卒,開始進攻楊洪。
就在混戰之中,那些被楊洪控制的千戶、守備、都司的將官,也各自找到機會,幹掉了監管他們的人。
他們知道自己和楊洪不同,畢竟他們是被逼的。
現在只要戴罪立功,陛下也不會太過為難他們。
因此很快集結起了本部人馬,與袁彬一起攻打楊洪。
楊洪身邊不過千餘家丁而已,即使是精銳,可人數差距這麼大,又哪裡能擋得住。
知道大勢已去之後,他立刻派了快馬去通知自己的兩個侄子,讓他們帶著親兵家丁前來匯合。
這樣他們將所有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而且大多為騎兵,想要脫離戰場很簡單。
且大同還在他們的控制之下,退路也不是沒有,沒必要在這裡死磕。
可他沒想到,楊信和楊琪還沒來與他匯合,朱由校的五百騎兵就到了。
楊洪本就是且戰且退,側面突然殺來一支勁旅,哪裡還招架得住。
他的這千餘家丁很快就戰死了,楊洪逃無可逃,本想著自殺,可就猶豫了一下,他自殺的想法永遠成為了想法。
他被御林軍千總馮義給生擒了。
得知眼前這個被自己綁的極為嚴實的人,竟是大同總兵楊洪時,馮義的喜色肉眼可見。
此戰應該沒有人比他的功勞還要大了吧。
楊洪此時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經是將死之人了,楊家很快也會完蛋,兩百多年的將門世家會被皇帝連根拔起,不復存在。
此時的他極為後悔,為什麼剛才不果斷一點,現在這種心裡的痛苦和壓力,當真是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