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少年從軍,如今已經近十年之久了,與蒙古部落大小戰役也打了不少。
可他從未見過像馬祥麟如此勇猛,這麼不要命的人。
得虧他的親衛家丁中有不少蒙古人,也是較為悍勇的,就在馬祥麟衝到他面前時,終於是被擋住了。
馬祥麟斬將未成, 把怒氣全撒在擋在他面前的那些叛軍士卒身上。
一連又斬殺了近二十兵卒,終於是突破了重圍,此時的他也有些後繼乏力了。
見那個穿著將軍盔甲的人消失不見,也是暗暗嘆氣,這樣的機會可是不多啊。
楊俊此時後悔了,沒事玩什麼身先士卒啊,現在自己被這麼多人盯著圍殺, 生命時刻處在危險的邊緣。
而且戰場的整體情況也對他也是極為不利,中途突然又有一支數千的騎兵勁旅加入。
對他可是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人數明明是旗鼓相當,可他的部隊卻被對方壓著打,死傷慘重。
此時他也發現了一些端倪,這麼悍勇的軍隊,而且盔甲制式這麼特殊,八成是皇帝的親衛軍了。
想到這一點,他很快便脫離了戰場,又收攏了百餘騎,觀察著周圍。
“打起本將的旗號,收攏我軍士卒,再備陣型。”
可雙方已經混戰在一起了,兵卒哪裡是那麼好收攏的。
除非是御林軍兵敗了才有可能。
可此時的御林軍已經是穩佔上風,打的章法戰術是一套一套的。
本就處於下風的叛軍,兵卒又被楊俊給收攏而去。
很快就頂不住越戰越勇的御林軍了。
楊俊見狀也不敢有絲毫猶豫,也不再有其餘的想法了。
兵敗如山倒啊,一旦被擊潰,那他們就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此楊俊也是孤注一擲,再次帶著餘騎向戰場發起了衝擊, 想要力挽狂瀾。
可即使他再次衝到戰場之中,鼓舞軍心士氣,開始指揮,也是作用不大了。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一旦有了潰敗之勢,那戰局就很難在翻轉了,頂多就是及時撤退,以減少損失。
可已經窮途末路的楊俊,是顯然不會撤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