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的楊洪,接到降罪的旨意時,一時間也是亂了方寸。
雖然他在圖謀著弒君,可終究是偷偷摸摸的進行。
他可還沒有準備要直接抗旨,光明正大的打旗號造反呢。
他現在可謂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可就在此時,好像是上天眷顧他一樣。
旨意宣讀完沒多久,自己的家丁就告訴他皇帝已然決定出京巡邊, 正在往山西而來。
這讓他非常激動,也不藏著掖著了,當即下令扣留了傳旨使者。
並集結了所有的將領,開始商量著怎麼樣才能順利的幹掉皇帝。
畢竟情報可是說了,皇帝可是有五六萬精兵護駕的。
羽林軍的戰鬥力他們早就已經見識過了,如果硬碰硬的話, 就算他們加上已經聯絡好的蒙古人,也未必能打的贏。
而且他們的目的是要殺了皇帝,並不是要打敗護駕的軍隊。
如果皇帝無事的話,他們就算打了個天大的勝仗,也只是徒勞而已。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難題,就是要如何才能成功的幹掉皇帝。
“諸位放心,本將早就已經想好了,也早已做了安排,我兒楊俊,已將獨石與馬營的精兵全部帶回了關內,只等本將軍一聲令下了。”
“我兒的部隊,現在是在暗處,想來那皇帝並不知道他們存在,這正是我們的優勢,可以利用這一點,打皇帝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楊洪這麼說,可眾人的心裡其實並不抱有希望。
楊俊有多少兵,他們又不是不知道,就那幾千人能幹什麼?
而楊洪的心情和他們相比, 可是要好不少。
其實他已經想好計劃了,而且是成功機率最大的方法, 之所以不說,是怕有人把他出賣了。
畢竟幹這種事,不是什麼人都能相信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可不想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皇帝巡邊,必然會來大同,路線就那麼兩條,依本將軍來看,我們可以在半路設伏。”
看著楊洪指著地圖在那裡已經安排起來了,心情沉重的郭登終於忍不住問道:
“將軍,得先處理了皇帝那五萬多精兵才是,否則必然失敗。”
聽了郭登的話,楊洪又看了看其他人的眼色,知道不給他們透露一點事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