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此行巡邊只帶了五萬五千兵,其中騎兵三萬,神機營的火器兵和炮兵一萬,虎賁營步兵一萬人,御林軍五千。
隨駕巡邊的,除了那些上了黑名單的文官之外,朱純臣、蔣承勳、朱國弼等一眾勳貴, 也被朱由校全部帶走了。
這些人他自然也是要處置的,既然已經生出了反心,留著也是無用了。
自己帶著這麼多的軍隊離京,還真怕他們在背後搞事。
併為此還召見了英國公張維賢,與他談論勳貴之事。
雖然有朱純臣這等懷有異心的勳貴,可大明朝同樣不缺忠心的勳貴。
除去英國公以外, 像西寧侯、武安候、恭順侯等一干家族, 也是忠心於皇室的。
雖然也在背後偷偷和一些商人眉來眼去,發了一些國難財, 可總的來說,不過是貪財而已。
並不像朱純臣和蔣承勳那些人。
早在之前,在得知朱純臣聯合了幾家勳貴後,朱由校就已經開始提防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上次會出宮去英國公府的原因。
張維賢在勳貴之中的地位極高,又是自己的心腹,由他去出面拉攏一部分可靠的勳貴,再好不過。
畢竟他不可能把所有勳貴都屠戮殆盡的,這不就是相當於造自己的反嘛?
而英國公也算是不辱使命,經過他的觀察以及錦衣衛那邊調查的情報,他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之後,拉攏了不少的勳貴。
在得知皇帝打算至少滅了京師一半的勳貴,縱使是人精的張維賢也不能淡定了。
一半的勳貴啊,而且陛下還明確說了,京師的幾家國公,除了他英國公一家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留。
朱由校看到他的反應也沒有說什麼, 勳貴的所作所為,他相信這個活了幾十年的老頭子比他要清楚的多。
果然,張維賢驚訝了一會過後,就沒在說什麼。
皇帝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那就沒有辦法可以阻止了。
而留守在京師的那些勳貴,雖然英國公為他們擔保了,可朱由校還是有所防備的。
許顯純的錦衣衛,會時刻盯著他們,而且他們的兒子,也基本上以歷練的名義,被自己帶走了。
其中包括那六個在皇明學院學習了幾個月之久的六個勳貴之子。
朱由校把他們編入了御林軍親軍侍衛中,在駕前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