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兒哈赤百思不得其解,按照常理,此時的明朝應該著手準備如何消滅他才是。
他當即叫來來了四大貝勒和信重的臣子,共同商議,如何應對明朝的這種大範圍封鎖。
“父汗,要以奴才來看,管他什麼封鎖不封鎖的,直接領著我大金的勇士們打過去便是!”
“明軍都是一些慫包窩囊廢,只要我大金勇士的鐵蹄一至,他們還不得嚇破膽?”
有勇無謀的莽古爾泰當即嚷嚷道。
儘管幾次進攻遼瀋都敗北了,可他依然沒有把明軍放在眼裡,在他看來,那只是熊蠻子太過狡猾,加之明軍有地利優勢而已。
為此四大貝勒之首的代善,是經常提醒他不能輕視明軍,要莽古爾泰擺正心態,認真對待。
可莽古爾泰這種心氣暴躁且自我的人,哪裡聽得進去代善的好言勸諫,除了他的父汗奴兒哈赤,這天底下還沒有人能被他放在眼裡。
而奴兒哈赤還是比較喜歡自己這個,能征善戰、頗具將才的兒子的,雖然他的智商確實是低了點,可依然不影響他的喜愛。
在這個時代,各個民族和國家所敬仰的,以及他們的眼光是不一樣的。
就比如蒙古人和他們建州人,都是一些沒有文化,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蠻夷,因此造成了性子直率,易怒易燥的性格。
建州人就是比較典型的,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他們的關注點大多在個人的勇武方面,不會去關注你有多少文化知識,更不會捨棄全部寒窗苦讀。
反而漢人呢,是最瞧不起這些只會打打殺殺的匹夫的,不止是那些眼高於頂的文人,包括皇帝都是如此。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指望自家孩子能有大出息,也只會說考取功名之類的話語,不會和自家孩子說練就一身好武藝。
當然了,軍戶和練武家族除外,畢竟人家就是靠著武藝生存著。
因此就算莽古爾泰是個雙商都極為低下的莽夫,在建州內部的地位也是居高不下,甚至還壓了黃臺吉一頭,僅次於大貝勒代善。
這也和黃臺吉善於藏拙有很大的關係,他是不喜歡爭這些虛名的,更是懂得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四大貝勒中,就屬他的城府最深,心機最重。
奴兒哈赤自然也是敏銳的察覺到一些,因此在莽古爾泰表完態後,他將目光放在了代善和黃臺吉二人身上。
如果說打仗最為勇猛是莽古爾泰,那主意最多,最有謀略的,自然就是他們二人了,在這方面,他們兩個可謂是左膀右臂。
“父汗,要依奴才看,我大金絕對不可坐以待斃,必須要主動出擊,打破明軍的封鎖合圍才是。”
大貝勒代善首先說道,莽古爾泰沒有發現其中的危險,他可是看出來了。
他命人將遼東的地圖鋪在地上,指著他們的大本營赫圖阿拉繼續說道:
“父汗請看,明軍的用兵,完全就是在封鎖我大金向外的出入口,想要把我大金圍困在這苦寒之地。”
“根據斥候探來的情報,南邊的熊蠻子,以遼瀋為中心支援點,部署了大量的軍隊,並把遼瀋以北、以東的漢民全部遷徙至蓋州、海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