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是陛下唯一的親兄弟,是宗室之中與陛下最為親近之人,將殿下封藩之地定在廣州,臣以為不妥,還望陛下能三思!”
“如將殿下封在廣州,天下諸多藩王宗室會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朝廷?”
“陛下前段時間剛剛下旨,停發藩王的年俸,如在此時,於宗藩之事上再有舉動,豈不是會惹得宗藩的不滿?”
在這個時代,兩廣之地還是處於一種較為混亂的時期,這些地區存在著許多不服管制的少民,和一些表面服從,卻背地裡自成規則的各種勢力。
最為重要的是,這些地區經濟低下,人民素質極低,又靠近安南那些蠻夷之地,樹木叢生,多有疫病和災亂髮生。
將一個先帝的皇子,封在這種地區,可以說與流放無異了,畢竟這種地方,連他們官員都是很抗拒的,更不用說身份尊貴的宗藩了。
他們並不是在維護朱由檢,亦或與皇帝作對,他們是認為,皇帝的針對性實在是太明顯了,因此他們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持反對態度。
可是在朱由校的強硬態度下,封藩廣州的事還是被定了下來。
他直接把封藩在廣西桂林的桂王給拉了出來,當作擋箭牌,堵住他們的嘴巴。
朱由校的原話是:
“神宗爺爺都捨得把自己的親兒子封在桂林,難道朕的弟弟,就不能去廣州不成?”
“更何況廣州比桂林可是強上不少,桂王可以在廣西世襲,由檢難道不行?”
這一下可以說讓這幾個反對的大臣啞口了,皇帝說的確實是有道理啊。
見他們一個個沉默不言,朱由校隨即宣佈,在三日後由內閣釋出文書和聖旨,選出王妃早日完婚。
他們根本不知道朱由校心中的藍圖和計劃,廣州之地實在重要,自然是要重點發展的。
而目前朝廷對於兩廣這些地區的掌控,相比於湖廣陝西這些地區,可以說是非常薄弱了。
朱由校要想經營兩廣,帶動兩廣的經濟,就得把廣州發展成大城市,集中兩廣的人力物力和各種資源,使它成為南方的經濟重心。
以後的大明,勢力一定是要涉及到東南亞的,更何況還有海南島要開發,必然是要有一座臨近的大城市來作為支援供應點的。
在這個交通和資訊極其不便利的時代,距離越近,優勢則更大,他總不可能以南京或北京為支援點,千里迢迢的去開發海南島和東南亞吧?
而距離海南島和東南亞最近的廣州,自然是不二之選,更何況現在的廣州,已經是兩廣之地最重要的城市了。
因此在這之前,將朱由檢封藩至廣州,對他以後的計劃和佈局也是有好處的。
至少可以給當地的那些勢力和部落,以及百姓民眾提個醒,現在還是大明朝呢!
朱由檢去了廣州雖然只是一個沒有權力的藩王,可至少是皇室宗親,直接代表著皇帝和朝廷,是最高的象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