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和武將看著這些準備拼命的泥腿子終於害怕了,他們平攤到城內各家,急急忙忙的補上了他們半年的軍響。
而沒過多久,這些鬧響的軍士就了無音訊了,他們給朝廷的奏報是與建奴交戰而全軍覆沒。
他們以前為了能夠從朝廷手中賺取軍響,什麼養寇自重、擴編軍隊、虛報名額等,什麼把戲都玩過了。
關寧軍,這支水的不能再水的軍隊,在某些人的嘴裡一躍成為了大明第一王牌軍,成為了抵禦建奴的重要軍事力量,簡直是貽天下之大笑。
孫承宗帶出來的袁崇煥更是被吹的更狠,成了大明朝最牛逼的人,比徐達于謙還牛逼的那種,甚至還發出一種言論,袁崇煥不死滿清進不了關。
他聽到這種話語差點沒吐出來,不得不感慨有些人寫的好啊,歪曲事實、篡改歷史這方面做的很成功,冠絕古今,堪稱典範,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這方面都沒他這麼成功。
朱由校否定了孫承宗後,幾位大臣又一連舉薦了三人,都是那種極有名望且有知兵之說的人。
但都不是他心中的人選,最後他還是否掉了。
這舉薦之人都入不了陛下的法眼,實在是令得他們為難了起來,這種能文能武的人雖然不少,但合適的也就那幾個啊。
見他們開始犯難,朱由校也懶得賣關子了,直言道:
“不知道幾位愛卿可知道洪承疇這個人?”
刑部尚書薛貞立刻上前道:
“陛下莫非想讓這洪承疇擔任遼東巡撫重職?”
這洪承疇他可是在熟悉不過了,因為他就是刑部的官員,歸他管轄。
朱由校笑了笑說道:
“怎麼?大司寇覺得有什麼不妥?”
薛貞立刻回道:
“稟陛下,臣是覺得有一點不妥,這洪承疇如今不過一部郎中而已,且年紀尚輕,怎可擔得起如此重直?要是誤了邊防大事可如何是好?”
“看來大司寇對於下屬不甚瞭解啊,據朕所知,這洪承疇可是懷有大才,且他可比那些所謂的知兵大臣強多了!”
眾臣對於皇帝的眼光和魄力都是深深的佩服的,唯一讓他們不解的是,這洪承疇難道真有這麼大的本事?
“陛下,這洪承疇未免太年輕了一些,而且他的資歷也不夠啊,他只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現為官還不足五年呢!”
王紹微作為吏部尚書,對於這些身為在職官員的進士都是瞭解過的,畢竟進士這東西兩年才有那麼一百多個,而且這其中也只有少數人能夠脫穎而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