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完美暴君> 第三百四十九章 漕運總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九章 漕運總督 (1 / 2)

他們不提運河還好,這一提運河,可是提醒了朱由校這漕運的重要性。

北方几省連年災禍,遼東也在實施物資經濟封鎖的戰略,如果一旦失去後勤保障,那一年的辛苦努力就全白費了啊。

因此這漕運總督的人選,尤為的重要,可以說是雙方明爭暗鬥的關鍵勝敗所在。

漕運總督可是一個肥差啊,戶部尚書都或許不及他,這個官職所掌握的權力,也已經不能用大來形容了。

萬曆年間就有一個叫李三才的人,任職了十二年之久,是時間最長的官員。

在他任職期間,可以說是文官們的精神領袖,對抗皇權的領頭羊,東林黨當之無愧的魁首。

萬曆皇帝派去的那些礦監稅使,都是被他斗的個灰頭土臉,顏面盡失。

而他也是藉著這一個肥差,完完全全的發家致富了,並在官場和士林當中,聲望達到了頂點。

當時的他,被譽為“言足以犯當世之忌而無其險,功足以為端人正士之偉而無其奇,風足以廉頑直懦流映千載而無其高”!

仕途官職也是一路飆升,一直升到了戶部尚書之職,雖然是兼領的,但也是不容小覷。

一時之間,整個朝野上下,所有的人都在呼籲請願李三才入閣輔政。

可當時的萬曆皇帝,雖然懦弱,但也還是有底線的。

李三才將他信重的礦稅太監陳增給活活逼死,本就看他不順眼,怎麼可能會讓他入閣。

見入閣無望,李三才也不追求能夠再進一步,於是全身心的將精力放在鞏固東林黨的政治地位上。

並且竭盡全力的去為江南的豪紳大族們,爭取更多更大的特權。

萬曆三十年時,他就請旨皇帝罷免礦稅這一項與民爭利的政策,還說什麼不罷免就辭官的話來威脅皇帝。

萬曆好歹也是個堂堂的男子漢大丈夫,怎麼可能一點血性都沒有,當即就準了,將他所有官職罷免,趕回了老家。

而他之所以敢這麼大膽,明目張膽的反對皇帝的政策和行動,甚至要去左右皇帝的想法。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實力太過強大了,已經強大到皇帝都畏手畏腳的地步。

除了背後的江南大族和士林文人在堅定的支援,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權力實在大的可怕。

漕運總督可不僅僅是管著一條三千多里的運河,還管理著鳳陽府、揚州府、淮安府、廬州府,徐州、和州、滁州四府三州的地方行政大權。

權力橫跨南北數省,整個運河所經過的地區,全部都是由漕運總督說了算。

最為離譜和關鍵的是,漕運總督手上是握有兵權的,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倚仗和皇帝所顧忌的。

在景泰二年之前,大明朝是沒有漕運總督一職的,因為在景泰年之前,漕運對於大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只有漕運總兵官和漕運參將,是朱棣在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後設定的。

總兵官和參將的府衙大本營就在淮安這座關鍵城池當中,統籌全域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