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件壞事,伴隨而來的,還有一樁讓朱由校高興的喜報。
懷胎十月的純妃蘇琴,於十日前,在皇宮當中分娩了,一切都非常順利。
朱由校的第一個女兒,天啟朝的長公主,於十二月一日出生了。
朱由校拿著手中的這份喜報,突然而來的喜悅感根本壓制不住,他的手都有點微微顫抖了。
本來想等著年後再回京的朱由校,現在已經不能再拖了,不管是從國家還是私人的角度,現在的形勢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
西南之地雖然已經穩定下來,但還有些善後之事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所以他一直沒有班師回朝。
但現在他也顧不了這麼多了,深思熟慮過後,朱由校還是決定提前返京。
現在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只要他騎乘快馬日夜兼程,在年前還是可以趕回去的。
他連夜將秦良玉和朱燮元,以及李枟一同詔入大帳內,作為留守四川的文武之首,和貴州的巡撫,朱由校還有些事情需要囑咐他們,提醒他們。
重點還是土司的問題,他再三強調,改土歸流的政策,必須要按照他的旨意,嚴格執行到底,不能出半點的紕漏。
為了保證他們二人的權威性和辦事能夠方便,朱由校各賜了一把尚方寶劍給二人。
朱燮元和李枟的擔子非常重,因為他們是巡撫,是一省之地的主官,既要處理戰後重建的工作,還要將那些收繳的土地以另類的方式分配給百姓。
尤其是川南以及貴北地區,各族已經開始了大融合,在這段敏感的時期內,矛盾的爆發是必不可少的,就看他們怎麼居中的去妥善處理了。
他離去後,那些官紳和士族大戶,必然按耐不住那顆逆反狂躁的心,他們也會在背後小動作不斷。
這些都是極為燒腦的事,可朱由校也只能選擇把這一堆爛事留給他們去處理了。
雖然他二人的主政之地不在一個省,但雙方合作事權,又執行同樣的政策方案,難免會有衝突之事。
為了避免兩個巡撫出現這樣情況,朱由校又加封朱燮元為川貴兩省的總理,所有政事民事,以及錢糧的調取和分配,他都可以管轄。
而關於軍事方面,朱由校早有安排,四川的留守兵馬,理所當然的是由秦良玉的右衛軍鎮來擔任。
他將這支萬餘人的精兵一分為二,一半兵馬駐守成都,另外一萬則駐守重慶。
這兩座城雖然不是什麼戰略重心、軍事重鎮,但勝在這兩座城的地位和名聲都極高,而且從大局來看,在西南處於中心,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
不管是川中有動亂還是周邊的省份地區出了事,他們也能及時得知並作出反應,第一時間出兵援助。
然後他又將成都和重慶的營兵全部整合了一遍,又編入了朱燮元的五千標營,共計達兩萬餘人。
這支軍隊將分散到川地的各個要道險要之地,以及戰略重鎮防守,協助右衛軍鎮,威壓整個四川。
然後他又調派魯欽為貴州的都指揮使,加封貴州總督軍務總兵官,掌管整個貴州的衛所以及各處的營兵。
而後又從白杆軍當中抽調出幾個將領,分別擔任軍中的要職,協助魯欽。
雖然他發的是中旨,沒有具備聖旨那樣至高無上、不容置疑的權威性,但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