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最大限度的鼓舞軍心士氣,奢崇明又承諾了各種賞賜,只要是殺敵有功的,就視為他大梁國的開國功臣。
什麼賞銀賞金,劃分土地之類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就沒有遺漏的。
顯然他自己對於此戰也沒有必勝之心,畢竟官軍的戰鬥力有目共睹,他的這幾萬大軍根本就難以抵擋。
奢崇明還有一種想法,反正是自己嘴巴說說的,有不需要付出實際的行動,只要能驅使他們真正的為自己賣命就可以了。
像這種死戰拼殺,真正能斬殺官軍士卒,並割下首級的就少,更不用說活著回來邀功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打贏這一場硬戰。
秦邦屏和奢崇明都清楚,這一場仗,決定著川蜀之地,明軍若敗,那皇帝的精心佈局就徹底泡湯了,數月努力將灰飛煙滅。
奢軍若敗,那就不止是重慶不保了,瀘州、合江等地也將無力防守,他只能選擇退回永寧,固守自己的大本營,重新整編自己的軍隊,並等待安邦彥的支援。
叛軍當中,作戰最為勇猛者當屬奢崇明的心腹大將張彤,只見他騎著戰馬,在戰場上橫衝直撞,手中揮舞著大刀,一時勇不可擋。
但一人之勇根本影響不了大局,因為戰場實在是太多狹小了,奢崇明空有六萬大軍,卻根本無力發揮。
他這六萬大軍,根本不能盡數擺開,後面的人連官軍都沒看見,只知道前頭在打仗,聽到了細微的喊殺聲和鼓聲。
大半的兵馬根本接觸不到官軍,站在後面不知所措,形同擺設一般,這讓奢崇明非常大焦慮。
他本就是想著己方有人數優勢,才會出營尋求決戰的,誰知道場地限制了他的發揮。
現在他這六萬人,就好像兩萬人一般,而且指揮也是非常混亂,他的麾下,除了張彤有能力指揮數萬大軍外,就只有自己那個年輕氣盛的兒子奢寅了。
本就不敵明軍,現在又沒有了人數優勢,前方與明軍交戰的叛軍打的那叫一個慘烈。
明軍打的極有章法戰術,重甲兵基本上都是三至五人一隊,專門找人多的地方衝,衝爛他們的陣型。
而虎賁軍士則是結鴛鴦陣或者其他陣法,跟在重甲兵之後打防守反擊,步步為營,叛軍根本找不到可以破陣的漏洞。
為了破陣,張彤召集了自己的一百親衛,並收攏了部分彝兵,準備親自帶領這數百人,破開官軍的陣型。
張彤為不成為眾矢之的,只得放棄戰馬,徒步作戰,舉著手中的大刀,大喝一聲道:
“殺官軍!”
說完便朝官軍的重甲軍士直衝而去,一個劈砍下去,當場就將一個重甲兵砍翻在地,但盔甲並未破裂,看的張彤是一愣一愣的。
看到叛軍當中居然還有如此勇猛之將,明軍也不在輕視他們,迅速的調撥人手,組成了一道防禦線。
雙方就在此處混戰了起來,打的是難解難分。
與此同時,本是為配合主力牽制防禦叛軍主力的明軍偏師,重慶城防軍杜文煥所部近八千人,此時已經行進到距離重慶不到二十里之地。
在得知奢逆在數日前就率領了主力出城,杜文煥第一時間就是派哨探去偵查情報,最終確定,重慶果然是一座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