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兵的弓弩並不比明軍的差,甚至還略勝一籌,弓弩手更是明顯強於明軍射手。
可明軍自從有了火器以後,就沒有大力發展過弓弩了,軍士的訓練也不追求要拉開強弓,基本上一百二十斤弓就已經頂天了。
邊軍最常用、普遍最廣的就是開元弓,這是一種軟弓。
由此可見,大明朝對於弓弩已經不是那麼重視了,不像宋代那樣,為了破金軍的鐵浮屠,大力發展強弓,還有床弩這種單發破甲的遠端大殺器。
而位於西南的土司們,因為資訊交通的不便,就顯得有些落後了。
對於他們來說,弓弩是軍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武器,遠端打擊,全靠弓弩。
但面對身穿精甲、立有鐵盾的羽林軍,他們弓弩箭矢的威力大打折扣,將近百米的距離,又是拋射,再強的弓也沒有多大的威力了。
但好在還能夠牽制住官軍的注意力,官軍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肆意的發射裝填火藥了,至少下意識的還會去躲避,以此來減輕他們正面的壓力。
奢崇明見張彤的前軍衝到了官軍的陣前,連忙下令大舉進攻,務必要一舉擊潰明軍。
看到叛軍群起攻之,秦邦屏並無慌亂之色,尚未交戰,他們就已損兵折將數千人,他沒道理會慌。
“虎賁軍士出戰,按鴛鴦陣之戰法,結陣固守,將這些叛賊盡數斬殺了!”
鴛鴦陣是戚家軍的戰法,是冷熱武器和精兵相結合的,最實用於現在這個時代的小規模軍隊戰法了,朱由校自是不會浪費戚繼光的心血的。
更何況羽林軍當中本就有三千浙兵,雖不如戚家軍那般戰無不勝,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勇猛精銳了,對於這種每日操練的戰法,自然是手到擒來。
再教授其他部隊練習的時候,更是可將實戰經驗一併結合,不斷的去改良。
這一萬虎賁軍雖然大多不過是編練了數月的新兵,但對付有壓倒性優勢的土司兵,想來不是問題。
而且在這種地勢地形當中,鴛鴦陣確實是不二的選擇,只需結成五個小陣,就能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彝兵們哪裡見過這種陣法,就連官軍的有一些武器都不認識,都以為是官軍在裝神弄鬼,因此一個個都是提著手中的長刀長槍衝了上去。
結果就是莫名其妙死在了官軍的刀下,他們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接連死了好幾波人以後,這些彝兵也終於害怕了,都露出了驚慌的表情,緊緊抓住手中的武器,卻是裹足不前,根本無人再敢上去送死了。
先前他們敢頂著官軍的炮火衝鋒,是因為看得到勝利的希望,認為官軍是仗著有火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每個人心裡都在想,只要我能活著衝過去,那必然能夠大殺四方,擊敗官軍。
可現在衝是衝了過來了,結果剛和官軍交上手,他們就已經開始心生畏懼。
而且明軍的後陣當中,火炮依然在擊發,肆意的轟炸他們的後軍,兩側的明軍,也拿著火銃在不斷的射擊,近乎呈一個半圓的形狀被包圍了。
幸好奢崇明的後續部隊跟了上來,要是在給秦邦屏一點時間,就能將這股叛軍剿滅在這裡了。
秦邦屏迅速調整部署,以鴛鴦陣為中心支點,拱衛著後方的火炮,使神機營的炮手能安全的持續轟擊奢逆的後軍,造成殺傷,瓦解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