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也不想在這種毫無營養的問題上糾結,一個人的私生活他怎麼管的了,他又沒天天守著他。
“世子何在?”
朱求桂哪裡知道,他小聲噓噓兩聲,示意讓太監彙報。
中年太監雖每日在晉王身邊侍奉,但對於王宮的諸事,他是最為了解的,世子的行蹤也只有他才能掌握。
“稟萬歲爺,世子他外出遊玩去了,萬歲爺要見得話,奴婢現在就差人尋回世子!”
“那就速去速回,朕在這裡等著!”
既然來了,就不可能只見一個晉王就了事,世子同樣重要,畢竟是王位的繼承人。
朱由校以後肯定是要削藩的,但他不會像建文皇帝一樣,把宗室子弟往死裡逼,也不會像成祖那般,削個畸形的制度出來。
削藩這活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幹的,歷史上因為削藩而造成國家大動亂,甚至亡國的都不在少數。
別看明朝的宗室無兵無權,一個個像頭死豬一樣呆在王宮享受榮華富貴,可如果真的到某種程度,他們奮起反抗之時,還是夠自己喝一壺的,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推恩令這項陽謀,確實是教科書級別的削藩方式,雖然千年之前的漢朝就已經實施過了,但儘管到了現在,依然堪稱無解。
冒然的削藩,肯定是會引得天下各王宗室群起反對的,朱家的子孫繁衍至今,已經有數十萬之眾了,這個基數是非常大的。
要想讓他們老老實實的接受朝廷的政策,自己在大義這方面,就要先站住腳。
藩王在封國之內雖然不至於無惡不作,但平日裡欺壓百姓、兼併土地等這些,還是時有發生的,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基操而已。
而且藩王犯法犯罪,當地官府是無權管轄的,再說了選,官員一樣是吃人的,在對他們無利益好處的情況下,哪裡有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而皇帝對於這事也基本上不會管的,在朝堂上的官員們,怎麼可能看不出皇帝的心思,更不可能為了一群泥腿子去得罪皇帝了。
而推恩令,就是朱由校掌握大義名分的基石,他相信無論是官員文人,還是武將百姓,都會支援他削藩的。
但也不能完全靠推恩令,漢朝和大明朝的國情相差很大,病變了藥方自然也要變,如果一味的死板下藥,很可能適得其反。
朱由校準備在推恩令的基礎上加以改變,實施一種較為平穩,而又快速的削藩方式。
然要進行第一步計劃的前提條件,就是不能把所有的藩王得罪了,像晉王系這種在親王當中資歷老的,就是他要拉攏的物件。
但以他的觀察,朱求桂已經要不行了,就他這個體重身形,還這麼毫無節制的暴飲暴食、吃喝玩樂,是絕對長命不了的。
因此他要將目光放的長遠一些,世子自然就是不二人選,他只需要暫且籠絡住這個單純的中年胖漢即可。
朱由校在晉王宮等了小半天,世子還沒等到,許顯純就已經帶著太原府的鎮守太監曹吉祥回來覆命了。
“陛下,曹吉祥帶到,臣可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他鎖拿,為此臣還死傷了好幾個弟兄呢!”
朱由校往後一看,果然發現有好幾個侍衛身上都帶著輕傷,而許顯純的刀鞘入口處,和他的衣角邊都有鮮血。
看來這一場抓捕進行的不是很順利啊,朱由校轉頭看著癱軟在地上的一個胖太監,心中的怒氣直線上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