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走紅”整個大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呼應,這種政治性的講學內容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不管是在朝的官員還是在野的文士,亦或地方士紳豪強和江南文人都慕名而來,全部都以東林黨為中心聚集,盛極一時,對整個大明影響極為深遠。
“稟陛下,臣對於東林書院只有兩個字評價!”
朱由校見徐光啟欲言又止,就知道他在徵求自己的同意,看來這兩個字的評價並不是什麼好評價啊。
“閣老但說無妨!”
徐光啟沉聲道:
“禍害!”
徐光啟話音一落,旁邊的王象乾和王在晉都睜大了眼睛看著他,雖然他們對於東林無甚好感,但也不敢說的這麼直接啊。
朱由校倒是興致勃勃,他根本沒想到徐光啟這麼剛。
“那就請閣老為朕解釋一下禍害二字何意!”
“稟陛下,臣之所以說他們是禍害,是因為據臣的瞭解,東林大多數人都是非議空談朝政之人。”
“萬曆年間朝中有不少人都是東林之人,然他們一無政績、二無福國之功,不務實事,只想著爭權奪利,攻訐朝官!”
朱由校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徐光啟果然看的明白,他說的這些句句到位。
“大司馬和元輔如何看?元輔更是隆慶四年的進士,為官都已經五十餘年了,對於黨爭之事你們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元輔更是從頭到尾都親眼目睹,因此朕也想聽聽你們內心深處真正的的想法。”
怕他們有所顧忌,朱由校又說道:
“你們都是朕所倚仗的肱骨之臣,今日有什麼說什麼,儘可暢所欲言,就算是涉及到朕的皇祖朕也不會怪罪你們的。”
三位內閣大學士聞言都是內心一緊,看來陛下確實已經忍不住要將東林清除了。
他們都是深得皇帝的信任,而且陛下也已經親口保證,雖然徐光啟也直接道出了東林的真實面目,但這其中的水實在是太深了,他們也不得不慎重。
他們都知道當今陛下是與先帝不同的,但畢竟太過年輕了,神宗皇帝都無法駕馭,如今十七歲的年輕皇帝行嗎?這其中的兇險陛下可知道?
徐光啟又疑惑的問道:
“陛下之所以開皇明書院,莫非也與黨爭有關?”
見徐光啟有此疑問,朱由校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