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從懷中掏出一份文字雙手舉起,鄭重其事的說道:
“稟陛下,這是四位總理大臣前日給臣的密報,京師多懷圖謀不軌之人,密雲被圍之時,有人暗中造謠,京師顯些大亂!”
“經過深查,總算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朝中官員有人暗中通敵,將我軍情報以及位置全部告知了那林丹汗。”
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對於林丹汗能出現在密雲他也早有準備,這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天賜良機,要是他,也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
可惜的是這些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這些人暗中耍這些陰謀手段根本無用。
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暗中離開密雲的原因,這些人可不會在乎是誰當了皇帝,他們只在乎他們的既得利益有沒有損失。
朱由校也沒有在多問,而是說道:
“現在輔臣知道朕為何處處小心謹慎了吧!”
“陛下神算,臣佩服!”
朱由校握著文字說道:
“輔臣寫份捷報回京,以安民心,至於那些宵小之輩,待朕回朝後在慢慢處理。”
“臣遵旨!”
待王在晉走了以後,王朝輔躬身說道:
“皇爺,前日密雲大戰之時,於城中抓獲了不少蒙古人,其中還有一人正是朝中官員派出來聯絡林丹汗的家丁,他們已經全部招供了。”
“據那家丁的招供,他是那兵科給事中何士晉的一名家丁,那何士晉正是此次意欲謀反的主謀!”
“何士晉在陛下出徵之後,於城中大肆籠絡朋黨,多為東林之人和本地士紳,具體何人、多少人卻是不知道,只是戶部主事陳所學在其中亦謀劃諸多!”
何士晉?這人他連聽都沒聽過,這種在明末歷史上都留不下名字的人,恐怕也與牛馬沒區別。
“此事由何人負責?”
“回皇爺,東廠!”
“傳朕的令旨,讓魏忠賢先拿了這兩個人,順藤摸瓜,把這些人全部挖出來,不管有沒有證據,只要是有嫌疑的,先下了詔獄在說!”
“是!”
在明末這潭渾水裡,根本無需按規則來,拔出蘿蔔帶出泥,這些當官的,一百個人裡有九十八個不乾淨,只有好好殺出點威風來,才能勉強鎮住他們,至少不敢這麼肆無忌憚。
“讓楊寰也回京吧,想必他的收穫應該不少,不知是否給朕帶個好訊息回來。”
其實他這次的目標根本不是京畿那些當官的,那些掌實權的京官已經被他殺的所剩無幾,剩下的都是一些無頭蒼蠅和炮灰嘴炮,他實在是沒興趣在對他們大打出手。
只是這些人這次居然這麼識相的主動跳了出來,既然他們求死心切,那朱由校肯定是要滿足於他們的。
次日
在宣大軍拔營回鎮以後,羽林軍又來了一次小小的擴編,工兵營的編制基本上拉了起來。
對於羽林軍這種超然的待遇,他們根本無法拒絕,就這飯肉管飽,就足以讓他們心動,更不用說還有不菲的響銀可拿。
到了晚上,魏忠賢的密報終於傳了過來,何士晉等人已經全部打入了詔獄,京師一切正常,並無異常。
朱由校接到此報以後也不在磨蹭下去,大軍休息一晚後就以正式班師回京了。